椒江區殘聯組織開展
“第62屆國際聾人節”活動
小提示:
1957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根據歐洲各國聾人組織的倡議,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國際聾人節,并規定以后每年9月最后一個星期日為國際聾人節。
9月22日是今年的國際聾人節,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62屆國際聾人節,豐富聾人的業余生活,讓聾人朋友感受新時代下的社會新風貌,“殘健融合,情暖鄉村”義家助殘幫困系列活動之“藝術點亮人生 傳播健康知識”活動在椒江義家舉行。本次活動由椒江區殘聯和區聾人協會聯合主辦,區文聯、區紅十字會協辦,椒江義家承辦。
9月20日下午,在區聾人協會主席王黎精心組織下,來自全區各鄉鎮(街道)約20名聾人朋友歡聚在椒江義家,有序地開展活動。
為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向殘疾人傳播傳統文化知識,陶冶殘疾人情操,愉悅殘疾人身心,全面提升殘疾人康復進程,區殘聯特別邀請了區美術家協會的王秀蓉和白云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椒江區應急救護協會副秘書長、椒江區紅十字會資深講師阮嘉慧擔任主講老師。根據殘疾人學員自身的條件特點,兩位老師為他們量身定做、設計專門培訓教案。
王老師現場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們國畫繪畫技巧。
學員課堂作品展示
阮老師講述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
“將一只手的后掌放在傷者的胸骨上,位于下肋骨的會合區域上方兩個手指寬度,正好位于乳頭的正常位置之間……1、2、3,以相對快的節奏進行按壓。”阮嘉慧老師介紹道。聾人朋友根據阮老師的提示一步步來練習心肺復蘇步驟。
區聾人協會會長王黎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舉辦聾人節的活動鼓勵正在經受磨難的殘障人群積極面對生活,更好的與社會進行交流,提升自身的社會存在感,向社會展示這一群體身上體現出的超于常人的樂觀、堅強、奮進的精神。
本次活動,不僅讓殘疾人學員們學習了國畫的基本技術,感受到藝術的美麗,更通過實踐操作練習掌握了應急救護技能,大大豐富了聾人朋友的文體活動。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椒江區殘疾人聯合會
微信號:TZJJCL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