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的丈夫、出版人平鑫濤去世,瓊瑤阿姨很嬌弱做作的選擇了以“花葬”的方式送走他。
這樣抓馬的形式可以說是真的很瓊瑤了。瓊瑤隨后也發出悼念長文,講述平鑫濤最后的日子。
哀痛之余,81歲的瓊瑤依然發出獨有的瓊瑤式感嘆:
當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長達16年,讓我受了多少委屈……
短短一句話背后,有著太多太長的情愛故事。
初次相見,便是驚為天人?!
剛開始寫書的瓊瑤阿姨,從未得到過什么賞識。直到她投稿給平鑫濤的《皇冠》雜志,每一篇都能得到發表,還第一次接到了約稿來信,寫信的人正是社長平鑫濤。
當時,要到臺北來接受電臺采訪的瓊瑤與平鑫濤初見,平鑫濤在火車站一眼就認出瓊瑤。在平鑫濤的自傳中,他也承認自己第一眼就認出了瓊瑤。
而在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的書中,平鑫濤曾經吐槽過瓊瑤的素顏,“沒有眉毛,好可怕啊!”
平鑫濤把瓊瑤帶回家吃飯,瓊瑤說自己那個時候第一次見到了平鑫濤的妻子和孩子。初次會面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很快瓊瑤回到臺中,平鑫濤給她送去了一臺電唱機。
那時的瓊瑤還深陷在她與第一任丈夫慶筠的婚姻泥潭中。她與慶筠在結婚時就沒有多少感情基礎,只是應了父母的要求才結婚。婚后雖然也過過幾天相濡以沫的日子,但兩人在寫作和生活上的分歧越來越大,慶筠看不上瓊瑤寫的小說,認為她只是在講故事,沒深度。
《窗外》的爆紅,讓瓊瑤一舉從苦悶的家庭主婦,變成了暢銷書作家。平鑫濤還鼓勵瓊瑤一個月同時寫兩篇小說,鼓勵瓊瑤請傭人,從失敗的婚姻里站起來。為了方便寫作,瓊瑤帶孩子搬到了平鑫濤家對面。
林婉珍起初并未疑心,還像對普通作者那樣,熱情邀請瓊瑤到家里吃飯。
但是漸漸的,她開始覺察不對。
平鑫濤每天下班都開車去瓊瑤家串門,出國也會買一大堆衣服給瓊瑤。
兩人的曖昧連林婉珍的傭人都看不過眼:穿了新衣服,為什么要跑來叫別人的老公看?
而林婉珍第一次感覺到兩個人之間不對勁,是從女兒口中得知的。
二女兒告訴她,平鑫濤問瓊瑤,“你喜歡冬天還是夏天?”
瓊瑤的回答是:“冬天的時候,我喜歡夏天,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冬天。”
聽完此番回答,林婉珍沉默了,她感覺到這名滿腹詩情畫意、看起來楚楚可憐的女孩,對平先生有一種“企圖心”。
很快,這種曖昧的跡象越來越多。瓊瑤家裝修,林婉珍發現,瓊瑤的窗簾也換成了平鑫濤最愛的大紅色。
林婉珍還在抽屜里發現了瓊瑤給平鑫濤寫的情書。
平鑫濤對瓊瑤的愛意也毫不掩飾,瓊瑤曾寫過一本叫《紫貝殼》的書,平鑫濤就送她一顆紫貝殼。
林婉珍還聽到瓊瑤和平鑫濤在電話分機里打情罵俏,有一次兩個人吵架,這本《紫貝殼》的封面都被揉爛了。
林婉珍深夜等不到老公回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打給瓊瑤,瓊瑤的回答是:“你來把他帶回去啊。”
“憐卿薄命甘做妾”的日子持續了八年,然而瓊瑤的“企圖心”不止于此。
平鑫濤遲遲不離婚,瓊瑤只好告訴平鑫濤自己要同他人結婚。當瓊瑤收拾行李準備去歐洲“單飛”時,平鑫濤中途打來電話,告訴瓊瑤自己離婚了,結束了這場為期八年的“三人做世界”。
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原配在一次又一次小三的無恥挑釁中黯然退場,簽字離婚那天,平鑫濤還說:你比較堅強,她比較軟弱。
終于,在糾纏了整整16年后,瓊瑤和平鑫濤結婚。
兩人沒有舉行任何儀式,沒有婚紗,沒有禮服,只有胸襟一朵蘭花。
好友質疑瓊瑤,為什么不做一個瀟灑的現代女性,既可以享受愛情的浪漫,又不必負擔婚姻的責任。
瓊瑤說,她是一條“飄蕩的船,一直想找一個安全的港灣,好好地停泊下來”。
平鑫濤就是她想要的那艘船。
結婚第二年,他們用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幢四層樓的花園洋房,占地150平米,共有十幾個房間,取名叫“可園”。
每晚,瓊瑤在躲在平鑫濤為她精心設計的臥室中看電影,每次看到一半,平鑫濤就會沉沉睡去。
瓊瑤形容那個場景:“我靜靜的躺著,聽他的打呼聲,聽小雪球的鼾聲,聽錄影機中播放的對白聲,聽窗外火車飛馳而過的轆轆聲……”
這所有的聲音加在一起,“就是‘幸福’的聲音了”。
然而瓊瑤阿姨所謂的幸福卻是建立在林婉珍的痛苦之上的,時至今日,瓊瑤阿姨卻還要矯情的喊上一聲,你害的我好苦?!exo me?真正的受害者從來沒有得到過你的一句道歉,您還委屈了?
曾經要給老公拔管的瓊瑤阿姨,還信誓旦旦的說要跟著老公一起走呢?如今看來,阿姨怕是還會長長久久的好好的活下去的呢~
畢竟這抓馬的一生,怎么可以沒有一個華麗的句號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