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熱榜的一個話題成功引起了所長的注意:你會把工作帶回家做嗎?
啥意思?你會自愿加班嗎?
身為一個當代社畜,對這個話題簡直不能再感同身受,試問哪個老板不希望找到這樣的員工!
點進去一看,發現是一則關于有為青年猝死的消息。
算不算工傷暫且不論,說到“猝死”這個詞,最近幾年露面越來越頻繁了,榮登當代年輕人最害怕的死法之一。
畢竟,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勞累一天后,眼睛一閉就睜不開了……
那么問題來了,假如加班有償,你會把工作帶回家嗎?
要錢還是要命?
這個問題要回答,就看大家是要錢還是要命了。
對于那些叫著“有錢就別把我當人”的朋友,所長有個朋友想介紹給你們。
所長大學的室友阿偉,絕對是從“要錢”到“要命”的典型。
大學時候的阿偉就很拼命,學業一流,身兼多職,上能忽悠老師領導,下能對付我們這些頹廢咸魚,除了相貌平平無奇,幾乎沒有什么缺點。
所以阿偉成為面霸我們是毫不吃驚的,十面九過是基操。
最后,阿偉進了廣州一家不錯的互聯網公司,化身產品經理。
從此,我們這些咸魚就很難再見到阿偉。每次寢室聚會,電話那頭的他不是在開會撕逼,就是在開會撕逼的路上。
說得最多的兩句話是,“XX就是個傻逼!”“今天又是加班的一天”。
活成007的他,也算圓了小時候的邦德夢?
看他朋友圈里日漸登高的發際線,我們都很擔心:會不會真的哪天阿偉就死了?
畢竟,各路媒體都在高唱頭發就是生命之源。
終于在集體活動里見到他是在畢業一年后,稀疏的頭發,黝黑的眼窩,枯瘦的身軀,在眾人的解釋下,我才相信這是阿偉。
我們確認阿偉并沒有cosplay的愛好,更何況是cos癮君子。
說起來都是加班惹的禍,我們不懂為什么要這么拼,阿偉總是回答,“別問,問就是缺錢。”
也許這就是人生贏家該有的思想覺悟,吾等咸魚無法理解,就像阿偉總是搶著買單一樣。
我們都以為,下次見面就是在各種高級套間里了,結果確實是的,在醫院的ICU里。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加班會有工資拿,能拿雙倍的;我不知道代價是損害身體,還是超級加倍的……”
據說要不是舍友回家的時候他剛暈過去不久,我們現在應該在參加告別儀式了。
病毒性腦炎住院的阿偉在ICU躺了半個月后,終于大徹大悟,比起金錢,更重視頭發了。
轉行重拾視頻剪輯的阿偉,現在成了某工作室的頂梁柱,據說在辦公室里帶起了絕不加班的節奏,老板雖然咬牙切齒,還是得依賴他的5毛特效。
現在的他幾乎不再缺席我們的咸魚局,每每拿起保溫杯喝一口枸杞茶的時候,都會感嘆:“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不加班很舒服,我不知道原來會這么舒服。”
偶爾問起他,要不要再回到以前的生活,畢竟現在的工資和之前比起來,那叫一個天壤之別。
他總是先打個冷顫,接著否認三連:“不要,走開,你不要過來啊!”
2019,你的身體還好嗎?
今年年初,除了刷屏的《流浪地球》,所長還注意到了丁香園和《健康報》社聯合發布的《2019 國民健康洞察報告》。
據說這份報告基于 5 萬人的反饋數據,所以一看之下,結果就很真實:
對公眾健康影響最大的疾病,排名第一的居然是脖子疼。
在?為什么偷窺我的生活?
眾所周知,對所長這種眼不離屏幕的社畜來說,最怕遇上的除了青光眼,還有頸椎疼痛。
九成在北上廣深奮斗的年輕人猛擊在看,表示認同。
而在生活態度方面,身體健康與財富、工作排位的情境中,93% 的人pick了身體健康,其中“幸福家庭”和“心理健康”榮獲亞軍季軍。
調查結果太真了,也太假了。應了陳奕迅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身處996福報中的年輕人,無不渴望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屬于自己的假期,但事實一再證明:不如KPI,什么都不如KPI。
為了達成每天、每周、每個月的指標,他們加班到深夜一點、兩點、三點……老板一個郵件,馬上從床上蹦起來肝。
努力起來的狠勁,科比來了都不行。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那個時候我在加班。”“打擾了。”
所以,幾乎96%的公眾都對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困擾top3分別是:皮膚狀態不好、焦慮抑郁、睡眠不好。
吾日三省吾身:膚色暗沉否?心情焦灼否?昨夜安眠否?
均否,很好,可以去上班了。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常年爆肝的年輕人們,最終都會迎來命運準備好的禮物:
2019年3月2日,浙江某醫院一位放療科醫生心臟驟停不幸去世,年僅27歲,生前剛結束自己的倒班和加班;
2018年10月19日,36歲的華為工程師在肯尼亞過勞死,生前22個月無休,直到離世還剩余33天的年假;
2016年6月29日, 34歲的天涯論壇副主編金波在地鐵站突然暈倒,失去意識,疑似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熟悉他的人都稱其“工作比較拼,經常熬夜”;
2015年3月24號早上,深圳36歲的IT工程師、清華計算機碩士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當天凌晨1點,還發出最后一封工作郵件;
……
正在加班的朋友們,你們的腰間盤還好嗎?
別擋,小腹的凸起我已經看到了,你昨天還在朋友圈低價處理健身年卡!
來,放下手中的工作,狗命要緊,我們先來一套眼保健操。
請問你為什么加班?
話說到這里,有朋友已經幡然醒悟,開始惜命。但依然有人堅持前行。
那靈魂質問又來了:知道身體重要,你為什么還要加班?
排除為了錢,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工作完不成唄,還能為什么?
為了驗證這個看似普世的“真理”,所長特地采訪了身邊的幾位朋友,收集了他們的回答。
程序員王某——
過勞其實是行業常態,逃避加班會無法得到進步,知識更新太快了。
前陣子有同事晚上12點半下班,等電梯的時候暈倒了,外人看到會大呼小叫,但我們其實習以為常。
最多問問自己,最近一次休息是什么時候,是不是該請個假了?
上下班、打水時間想的都是下一行怎么碼,綜藝、影視劇早就不碰了。
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非常真實。
新媒體編輯張某——
哪有什么下班時間,熱點來了,定時發送的文章說換就換。
去年年假旅游的時候直接被“官宣”炸懵逼,找個網吧就開始碼字,幸虧女朋友體諒,不然我也活不到現在。
各種爆文、學習講座看個不停,生怕熱點追晚了,新梗看不懂。
真的不是可以加班,只是這行業生活和工作基本分不開了,必須時刻保持輸入狀態。
再次鳴謝女朋友的不殺之恩!
外科醫生陳某——
不是工作完不成,是不存在完成的時候。
這臺手術剛結束,那邊可能就有一個急診,醫院的人手永遠是不夠的。
如果可以,我們更想要一些體諒而不是暴力,我們真的盡力了。
不說了,主任又叫我了。
審計師劉某——
一般情況下,只有公司倒閉了才會沒有項目。
當然,你也可以不做,但停下來以后再想啟動,就要付出雙倍的意志力。
有一次一個IPO項目無限延期,和另一個定死的稅審項目撞車,雙倍工作量擠在一起,我必須每天把自己掰成兩個人用,一天完成兩天的工作量。
那陣子像地獄一樣忙碌,睜眼就有郵件要處理,越處理越多。安慰自己忙過這一陣,下一陣就會輕松一點。
但其實不敢松懈,甚至會額外再找項目做,就怕這股緊繃的勁沒了。
忙是忙了點,能學到東西就行,否則就會很焦慮。
……
雖然所長的樣本容量少了點,但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年輕人的加班原因除了外部要求的996壓力,更多的是在強大的自我驅動下,主動承受過勞,哪怕精疲力竭,依舊驅使自己持續工作。
加班對他們來說是常態,肝到深夜也是對工作的基本尊重。生怕被新知識淘汰的背后,隱藏了當代年輕人對社會發展速度的恐懼和焦慮。
他們在追趕什么?與其說是追趕,不如說是被瘋狂膨脹的物價逼著往前進。
在20多、30多的年紀,面臨著事業、家庭、婚姻的多方面壓力,逐漸接管時代舞臺的90后肩上的擔子肉眼可見的沉了。
想休息?還搞不搞錢了?房子買得起了嗎?
無處不在的社會要求,讓金錢成為了許多年輕人聊以慰藉的良藥,于是用時間、身體去置換心靈的暫時歡愉:工資卡上的數字真好看。
最后還是回到了求財的怪圈。
那么,你會把工作帶回家嗎?值得嗎?
點好看:要錢要命?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