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世界最通用的語言,如果想要掌握并能熟練地運用,單詞量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過程。而當大量還沒接觸過的新單詞出現在眼前時,就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在繁瑣且枯燥的翻閱詞典查詞意上,沒能把更多的時間是用在單詞的記憶和理解運用。
就在前不久的時間里,網易有道最新推出了一款智能中英翻譯機——網易有道詞典筆2.0。主打通過簡單的操作來實現快速查詞,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讓漫長的外語學習過程變得更輕松一點。那么這款網易有道詞典筆2.0(以下簡稱:詞典筆)實際的使用體驗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開箱
詞典筆的外包裝設計相當的簡潔,純白的紙盒上直接印有“網易有道詞典筆”的字樣,并且在封面使用內凹的工藝處理展示出詞典筆的外觀輪廓。
包裝的背面是一些簡要的功能介紹和相關資料的說明。
打開包裝后,在配件方面有一條50cm長的Type-C充電線、三包憑證以及一份使用指南。
外觀上手
手上的這款詞典筆為明眸黑配色,純黑的觀感與筆體表面2.5D弧度的鏡面玻璃互相搭配,使得詞典筆看上去有著很好的一體感。在鏡面玻璃偏中間的位置還有一顆圓形的實體主按鍵。
詞典筆143.45*30.3*13.2mm的外觀尺寸,其實跟一般的文具差不多大小,平時可以放在筆袋或者背包的暗格里。整體約60g的重量也不會給外出攜帶造成任何的負擔,相當的輕巧方便。
靠近筆的尾端是一塊1.9英寸的彩色觸控屏,詞典筆很多的功能交互都是在這里進行的。
詞典筆的筆頭部分是用于識別文字的掃描區,透明視窗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掌握當前掃詞的進度。視窗上特意增加的白色細線,在掃詞的時候能夠方便對準需要查詢的詞句,提高識別的準確率。
翻過來在透明視窗的下面,是一個帶有壓力感應模塊的功能開關。
詞典筆的尾端是充電用的Type-C接口,當外出攜帶時假如正在使用的手機也是Type-C接口的話,那么就不用再另帶一條充電線了。在接口的兩邊還各有一個用于收音的麥克風開孔。
從側面看過去,筆體13.2mm的厚度可以說相當的纖薄了,在右邊一側還有一顆紅色的電源開關鍵。
詞典筆的背面印有有道的LOGO,很好地提升了品牌認知度。靠近筆的尾端是用來提供真人發音的揚聲器位置。
使用體驗
在正式開始使用之前,其實可以先按自己的使用需求對詞典筆的一些功能進行調整。詞典筆的系統設置里分別有網絡、聲音、亮度、發音、詞典、方向、升級以及關于,一共八個選項。只需要在觸控屏上簡單地劃動點按就能打開對應的功能界面。
任何時候任何界面下,只要短按圓形主按鍵就能回到起始的功能界面里。
得益于詞典筆背部圓潤的金屬外殼,當握持筆體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貼合在手里,而且磨砂的質感相當舒服不會有割手的感覺。
接下來開始看一下詞典筆實際的翻譯效果如何。首先詞典筆的使用方法相當簡單,在已經開啟電源的狀態下將筆頭貼在紙面上,輕輕地向下按壓會觸發透明視窗下的壓力感應模塊,開啟內置的LED補光功能,避免周圍環境的光線因素影響到掃詞的識別成功率。
將筆與紙面的夾角保持在60度~90度之間,把透明視窗上的白線對準需要查詢的詞句,以勻速在詞句表面輕輕一掃即可完成翻譯。使用起來其實就跟平常用熒光筆做筆記幾乎一樣的用法,不用任何額外的學習成本。
與傳統一頁一頁地按字母順序翻閱厚厚的字典,或者手機上的各種翻譯APP的逐個字母輸入相比,這種輕掃的體驗應該是當下最快的查詞翻譯方式了。或許偶爾一兩個的單詞時并不會覺得差別特別大,但如果遇到一些外文資料之類的需要大量查譯字詞時,輕掃方式提升的效率可就非常的明顯了。
在詞匯量方面,詞典筆內收錄的詞條數已經超過了150萬,可以說覆蓋了日常里絕大部份的閱讀場景。至少一直使用到現在,手里的各種英語教材、雅思習題冊,還有大大小小的書籍雜志上暫時還沒出現過無法識別的字詞。而且當掃詞完畢之后,屏幕里馬上就能準確地顯示出對應的中文意思,完全不但擔心詞典筆的翻譯能力。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詞典筆屏幕內的資訊內容與傳統的紙質詞典相比,雖然做到了讓用戶能夠最快地了解到字詞關鍵的詞性和釋義。但是在深度上,卻沒有紙質詞典那樣附帶例句去幫助理解字詞的實際用法,只能說這是兩者在實際使用場景里的不同權衡而已。
在每次屏幕內翻譯的詞義出來之后,繼續向上劃動屏幕還能看到代表真人發音功能的喇叭圖標和一鍵收藏的心形圖標。
點擊喇叭圖標,詞典筆背面的揚聲器就會發出單詞的正確讀音,而且系統內還分別有美式和英式兩種發音的選擇,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那么假設在教室或者圖書館這些安靜的環境里,揚聲器的音量不就會打擾到別人了嗎?沒問題,別忘了詞典筆使用的是Type-C的接口,只要連接上對應接口的耳機后就可以免除這些的擔憂了。可惜在自己使用期間的系統版本里還沒有開放該功能。
對于學習一門語言來說,遇到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時,不停進行重復記憶的過程能夠更好地幫助記下每一個單詞。這時系統內提供的一鍵收藏功能,就可以隨時在收藏記錄里鞏固對新單詞的記憶了。但是不得不吐槽的一點,收藏其實是一個無底洞的操作,當收藏記錄里面的單詞越積越多時,想在詞典筆的屏幕里上下不停劃屏去尋找詞句的效率非常的低。
如果說單詞的翻譯上還不能明顯看出詞典筆的優勢,那么當一整行的英文句子從頭到尾只需快速掃描一遍就能瞬間識別,并且在屏幕上翻譯出正確中文意思的能力,應該就能充分展示詞典筆的高效屬性了。因為不管手速多快,這都是其他翻譯方式所不可完成的。
與翻譯單一的單詞不同,要想把長句的意思翻譯到位,除了考驗掃詞時的識別成功率,還要準確排列每個單詞翻譯時的先后順序,以及如果表達語言當中最重要的語境,而不能只是把每個單詞翻譯出來然后拼湊在一起而已。在實際的長句翻譯里可以看到,當句子的基本詞義出來之后,詞典筆內置的有道神經網絡翻譯技術會通過算法會將翻譯后的中文單詞重新順理一遍,呈現出最接近自然語言文法的表達邏輯。
考慮到不同用戶的左右手使用習慣,詞典筆除了在外觀設計上做到了左右對稱,在系統內還提供了握持方向的功能選擇。在使用的時候,其實左右手模式掃詞的準確率和速度上都是有著一樣優秀的表現。只是與右手從左到右的“掃”相比,左手從左到右的“推”在操作上是顯得有點別扭,需要好好習慣一下。
另外在長句翻譯的過程里,詞典筆其實還有一個獨有的功能體驗。利用觸控屏的特性可以在屏幕上左右劃動來查看掃詞得出的完整句子,點選句子里的每個單詞還能查看具體的翻譯意思。
然而看似完美的長句翻譯,按詞典筆現階段的操作邏輯來說,在一篇文章當中卻是經常會有踢到鐵板的時候。因為可能是排版的原因,又或者作者想陳述的內容在一行文字之內并不能完整表達出來。這時當句子的跨度達到兩行或以上時,那么詞典筆劃動到第一行文字的最后,盡管句子還沒有真正講完,但只要一抬起詞典筆就會自動開始翻譯。結果只能分兩次或多次來翻譯,最后當作上下文去結合理解整句的意思,可是這也失去了原來翻譯“長句”的意義了。
例如下面的短文里,第一句最后的“for themselves”被排版到了第二行的開端。由于不支持多行翻譯,使得通過詞典筆得出的中文意思里未能表達出原句想要強調“為自己”的用意。
嘗試聯系客服后得知,后續將會通過系統的更新來解決現階段不能多行翻譯的情況。所以非常希望官方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令長句的翻譯體驗更加的完善。
除了最常用的“英譯中”之外,日常里需要用到“中譯英”的場景也是會經常出現的。比如準備用英文寫一篇文章,但又想不出要表達的意思應該用哪個單詞才合適。又或者是看到某個中文字時,想知道它的英文寫法來增加自己的詞匯量。一樣地,只需要在紙面上輕輕一掃,就能顯示出對應的英文翻譯到屏幕上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以上提到的種種使用體驗其實都是基于離線翻譯的。也就是說,不管是圖書館、教室,甚至是在高空中的飛機里,即便是沒有網絡的場景也不會影響到詞典筆的翻譯質量,隨時隨地都能快速準確地進行中英雙語翻譯。
在聯網功能上,詞典筆自身只支持連接到2.4G的WIFI。連接到網絡之后長按圓形主按鍵,詞典便會化身為AI語音小助手。一些無法利用筆頭透明視窗掃描的單詞,通過語音的交互也能得到對應的翻譯詞義。又比如說當地的天氣、簡單的數學計算或者各種生活小知識等等,都可以在語音助手的幫助下得到想要的答案。
能夠聯網使用的另一個最大優點,就是通過系統的升級可以持續增加詞典筆里面的詞條數量,保證每次翻譯的準確率。并且還能夠不斷地完善功能,讓詞典筆時刻有著最佳的表現。同時,也希望在后續的系統升級當中能夠帶來更多其他語言的翻譯功能,最大化發揮詞典筆的價值。
在續航方面,聯網狀態下詞典筆可以連續使用5個小時左右。適當降低屏幕的亮度和保持離線狀態來使用,可以延長續航到8個小時左右,滿足一天的學習或辦公使用基本沒有問題。而在充電速度上,實測半小時可以充電24%,充滿總需時在2個小時左右。
總結
在這段時間的使用下來,網易有道詞典筆2.0無論在翻譯的速度,質量、還有上手的簡易程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專注于完善中英文翻譯的細節體驗,AI語音小助手的加入,也使得詞典筆有著更多的使用可能性,當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場景之后,讓曾經最陌生的英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