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通報,警方歷經近兩個月偵查,近日破獲一起特大薦股詐騙案。共抓獲包括韋某、詹某、王某等3名主要嫌疑人在內的涉案人員92名,涉案金額達9000余萬元。
警方主動出擊 挖出特大詐騙團伙
今年3月,江岸區公安分局在梳理2017年辦理的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時發現,該團伙中曾被處理過的一名底層話務員楊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某互聯網證券投資公司的“高管”。警方圍繞楊某展開調查,發現了一個專門誘騙他人進入虛假股票交易平臺伺機詐騙的犯罪團伙。該團伙以炒股交流、投資理財為名,誘騙受害人進入虛假網上股票交易平臺,再以“內幕消息”、“名師薦股”為由,伺機詐騙。
此案引起警方的高度關注,江岸區公安分局在市局刑偵、技偵、網安等部門的支持下,成立專案組攻堅。專班民警圍繞涉案重點人員,以資金流、信息流為突破口,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一路追查,逐步掌握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人員結構、活動規律和作案手法,先后摸清了該詐騙團伙位于武漢市洪山區、武昌區的12個藏匿窩點,并制作了每個涉案窩點方位指引圖及抓捕工作方案。
6月初,警方獲悉該團伙主要頭目已經出境踩點,準備將整個詐騙團伙轉移至境外以逃避打擊。專案組果斷下達收網指令。6月4日下午,江岸區公安分局組織刑偵、技偵、網安、法制及15個派出所共100余名警力,采取刑偵、技偵、網偵民警混編,法制民警現場跟蹤指導的方式,分為12個抓捕小組同時趕赴12處窩點,現場抓獲涉案人員92人,查扣涉案電腦103臺、手機145部及大量銀行卡、賬本。
除了受害人 整個群里全是騙子
“真沒想到,整個群里33個人,除了我自己其他全都是騙子。”6月18日,受害人劉先生在江岸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做完筆錄后,才恍然大悟。
家住武漢市東西湖區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今年剛入市的新股民,4月底,他通過一條手機薦股短信加入了一個炒股微信群,被群主邀請進入一個自媒體直播平臺,直播間有“老師”每天講授炒股技術,觀看的“粉絲”多達上萬人,“老師”會時不時曬出自己的“盈利數百萬的賬戶”截圖,并吹噓自己跟“莊家”有合作,能得到“內幕消息”。劉先生對“老師”的實力欽佩不已。5月中旬,“老師”在直播間里鼓動,“莊家”將建倉某只股票,自己將帶領大家一起去“跟莊發大財”。劉先生立刻報了名。
很快,劉先生被拉入一個只有30幾個人的小微信群,起初他也就是看看,后來發現群里不少“股友”都說賺錢了,還有各種“感謝老師帶著賺錢”之類的話。劉先生徹底信服了,于是按照“群主”發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東方在線”的手機小程序,開通了“股票賬戶”,轉入15萬元后,按“老師”的指令買了一只股票,沒想到第二天就虧了5000元,隨后幾天,虧損不斷擴大,可“老師”卻要求他繼續持股等待。到6月初,平臺已無法登錄了。“老師”仍在直播間里忽悠,平臺正在維護,過兩天就好。
直到6月15日,劉先生接到江岸警方打來的電話,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1800余名受害人 鮮有報案者
江岸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教導員許奎介紹,此案起初并沒有人報案,全由警方分析研判,層層深挖最終破獲。
他介紹,這個“股票交易平臺”其實是詐騙團伙偽造的虛假平臺,表面上看,受害人可以通過該平臺自由買賣股票,但實際并沒有接入到真實的證券市場,受害人的資金也沒有進入正規的第三方存管銀行賬戶,而是直接轉入騙子的私人賬戶。
詐騙團伙通過“推薦股票”,令受害人不斷“虧損”,“虧損”的錢都流入了詐騙團伙的腰包。由于欺騙性強,受害人往往以為自己的錢虧進了股市,只好自認倒霉,所以,鮮有報案者。
為了掩人耳目,逃避打擊,該團伙還頻繁更換平臺的“馬甲”,僅從3月份警方偵查以來,先后使用“陽光在線”、“天元策略”、“東方在線”等名頭。受害人即使事后發現被騙,也很難找到證據。
經審查,嫌疑人詹某(男,33歲,黃岡人),負責涉案虛假交易平臺的“運營”;“技術總監”韋某(男,40歲,武漢人),負責帶領“技術團隊”做平臺的技術維護;王某(男,26歲,荊州人)則是“代理運營公司”的代理人,負責組織手下的“業務員”假扮“股民”、“講師”、“客服”等角色,誘騙受害人進入虛假交易平臺。所獲贓款,“平臺方”的詹某、韋某和“代理方”王某的團伙按“2、8”分成。據其中一名團伙骨干成員交代,他每天可賺取3萬,而“業務員”、“平臺客服”、“股民(托兒)”等除了底薪,均可按“貢獻”大小獲得提成。
據警方收集的證據顯示,此案受害人涉及全國各地達1800余人,涉案資金達9000萬元。目前,警方已刑事拘留65人,凍結涉案資金3700余萬元。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