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道,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與2019年1月22日9是23分過世,享年65歲。隨后9時32分,林清玄個人微博賬號發布最后最后一條博文,“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向世人告別。而關于林清玄的故事,還一直在繼續。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林清玄”這個名字的由來,一起來看看吧!
林清玄名字由來:從林清怪到林清玄
林清玄,家中有18個兄弟姐妹,他在家排行第12,所以在他即將出生的時候,家族中“清”字輩的好名字幾乎已經全部用完。然而,當他出生的那一刻,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不像所有剛出生的嬰兒般啼哭,反而笑著來到這個世界。因此,林父很詫異驚奇,遂為他取名“林清怪”,意指奇怪的小孩。
但是到了上戶籍的時候,因為負責統計戶籍的那名工作人員正在讀一本武俠小說,對“林清怪”這個名字不以為然,于是拿著正在讀的武俠書給林父看:“書中恰有一高人號‘清玄道長’,盍為令郎取名‘清玄’?”至此,一代文宗林清玄的名字正式定名。
林清玄的一生簡介
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中國臺灣高雄旗山,當代著名的散文家、散文家、詩人、學者,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酒》《白雪少年》《輕歡》《林泉》等,曾多次被中國臺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同時也是獲得各類文學大獎最多的一位作家。
1970年,17歲的林清玄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走上了文學之路。20歲,他便開始出版人生的第一本漫畫書,在30歲之前,便奪得臺灣所有文學大獎大滿貫,包括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華文學獎等諸多獎項,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1976年,32歲的林清玄遇見佛法,四處參學,此后的作品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在作品中包含了甚遠的禪意,讓其作品風格在散文界自成一格,別有深意。讀林清玄的文章,每句話每個字都需要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