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細蕊是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人物。一代天才京劇名伶。鬢邊不是海棠紅講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熱血商人程鳳臺因戲結緣相知,兩人在梨園百態和戰火動亂中并肩奮斗前行,堅定了振興京劇國粹的信念和定傾扶危以身救國的崇高理想,最終攜手與殘酷命運砥礪抗爭的傳奇故事,許多年代跨度久遠的歷史傳奇劇都是有原型的,那么商細蕊有原型嗎?如果有的話商細蕊原型是誰?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民國時是沒有一個名叫商細蕊的梨園大家的。但是看著他,你是不是想起了很多人?商細蕊小的時候是跟著他爹商菊貞學的生,但后來改了旦。這就很像尚小云。眾所周知,尚小云年幼的時候隨李春福學老生,而后改武生,最后改旦。商細蕊的吃貨人設必然是來源于程硯秋了。
商細蕊上臺前必要吃個大肘子,不然嗓子開不了。在家里炕上坐著手里必定要捧著點吃的,餅干、瓜子不一而足。四十年的老面館,街邊貨郎擔上的熱燒餅,只要好吃,他通通來者不拒。而程硯秋呢,他也沉迷于吃,尤其喜愛高熱量的食物,比如奶油小方,紅燒肉,大肘子。汪曾祺在書里寫程硯秋吃油膩的青魚托肺,一次要吃兩只。吃大閘蟹,一次八只。但這么吃是真的會胖的。汪曾祺筆下,和程硯秋一樣能吃的旦角,就只有解放后成家立派的張君秋了。張君秋早年也是帥小伙一個,就是放到現在顏值也是愛豆級別。后來自然也……可見吃貨人設的旦角們,必然躲不過的一個下場,就是發福了。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尹正在劇中的形象倒也符合這個人物了。畢竟吃下去的每一只肘子,都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