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者拾光
前幾天鄭鈞因為佛系回應網友上微博熱搜了。
鄭鈞的妻子劉蕓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有網友因為劉蕓在節目中的表現給鄭鈞留言說:讓劉蕓不要出去丟人了,讓她趕緊回家吧!
鄭鈞就此事回應網友:“謝謝朋友,雖然你的難過我也體會不到。我的看法是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言行承受后果。善良就是盡量不要用怨恨的情緒去傷害別人和自己。”
鄭鈞拒絕了網友“好心”的建議,沒有因為網友的不當言論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不好的影響。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事情,面對這些不合情理、無理取鬧的行為,我們應當言辭拒絕,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作家畢淑敏說過這樣一句話: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拒絕別人是我們的權利,我們有權利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
不懂得拒絕別人,為了面子以及內心的不自信、為了討好別人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都是對自我的一種消耗。
要知道,不懂得拒絕別人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而拒絕別人是一種智慧,我們的人生從學會拒絕別人開始。
01
不懂拒絕別人是情商低的表現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朋友小惠在一家公司任職,從事銷售方面的工作。部門里一共有6位同事,每個人各司其職,分工明確。
小惠是一個善良的老好人,有同事跟女朋友有約,或者有人家里臨時有事,或者是誰的身體不舒服了,小惠都會善良地接下他們的工作。
因此,她不僅每天的工作時間超時,而且常常為了趕其他同事們的急件,而耽誤了自己的工作。
老板發現后,訓了她一頓。但是說歸說,小惠的好脾氣,仍然使她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
直到有一天,老板把她叫到辦公室批評了她一頓,給她下了最后的通牒,說如果她再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讓她另謀高就。
有些事情是我們力所不及的,強硬接下做不好,反而會落得埋怨,還不如一開始就拒絕。
三毛在散文集《自己》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里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對于不合理的要求,我們要學會拒絕。
我們不能一味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給自己定一個底線,超出底線要堅決地說“不”。
真正的朋友不會因你的拒絕而埋怨你,反而會因為你能夠合理拒絕的別人,不做別人的應聲蟲而對你另眼相看。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高層次的人,一定是既懂溫柔又不失狠勁,既有吸引別人的魅力,又有拒絕別人的能力。
學會拒絕,我們才能活得不糾結。
02
不懂拒絕,消耗的是自己的人生
看過電視劇《歡樂頌》的人都知道,劇中的人物關雎爾曾經是一個不懂拒絕的老好人形象。
劇中有這樣的情節:關雎爾的同事生病了,讓她幫忙完成剩下的工作,并簽字確認。關雎爾雖然不情愿,還是抹不開情面答應了。
結果領導檢查的時候發現工作不合格,錯漏百出,但是經理罵的不是做錯事情的同事,而是關雎爾。
犯錯的不是關雎爾,只是因為簽字的是她,她就變成了替罪羊。本來是給同事幫忙,結果不僅給領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自己的心情也受到影響。
不懂得拒絕同事讓關雎爾的事業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不懂拒絕消耗的不僅是自己的事業,還有自己的人生。
另一部電視劇《安家》中的人物房似錦也是這樣一個不懂拒絕的人。
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很不受家人重視,但是她的爸爸媽媽在她上班后一直不停地找她要錢。
她的媽媽蠻不講理,一張口就問她要一百萬給小兒子買房,不給錢就登門討要,還到公司大吵大鬧。
她的弟弟跟她抱怨談了女朋友,沒有錢不敢帶女朋友逛街,連兩張電影票都沒錢買。讓她本來決定不再給錢的房似錦又動搖、心軟了。
房似錦不懂拒絕父母和弟弟,不敢說不,讓她本該過得很好的生活過得一團糟。如果她有膽氣拒絕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她的人生將會更加幸福。
在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中,曾經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里留下永遠無法愈合的裂痕。”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抹不開情面,不懂拒絕的人,往往到最后累的也是自己。
容忍別人不合理要求的同時,消耗的是自己的人生。
世上活得最累的人,是不懂拒絕別人的人。
一個不懂拒絕的人,即使把自己累死,也不會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
因為對方習慣了你的順從,甚至會因為你偶然的一次拒絕而否認你之前的幫助。
懂得適當得體地拒絕別人,不要害怕拒絕別人。先溫暖自己,再擁抱別人。
03
拒絕別人是一種智慧
有時候拒絕別人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在于你要學會拒絕別人,畢竟拒絕別人是一種智慧。
啟功先生是中國書法界公認的泰斗,啟功先生是一位非常幽默、隨和、謙遜的老人。
有一則廣為人知的故事,說的是啟功先生因為身體欠安,閉門養病,奈何一直有客人來訪,不勝其煩,就以其一貫的幽默寫了一張字條貼在門上:“大熊貓病了,謝絕參觀!”
還有一次,一位知名畫商要向啟功索求一部作品,在門口把他堵了個正著。
啟功先生沒有冷臉相對,而是笑瞇瞇地問畫商:“請問有何貴干?”畫家隨口答:“我來看看您啊。”
啟功先生走到他的面前,轉了兩圈,還把腳抬了起來,讓畫商看了個夠。然后繼續笑瞇瞇地說“看完了,請回吧!”畫商雖然無奈,也只好苦笑著離開。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歷時三年的千人追蹤調查,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學會合理拒絕,能減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煩,更不會浪費大量個人時間和財富。
不懂拒絕也會傷害到別人,拒絕別人也是一種智慧。
如果做不到干脆、爽快地幫忙,果斷拒絕是對別人負責任的表現。
作家劉同說過一件事。劉同說他的朋友肖瑩,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這條信息讓他非常有感觸。
這條信息是這樣寫的:“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你不用對我撒謊、婉轉,顧左右言其他,我并不生氣你的拒絕,我只是生氣你在浪費我的時間。”
當別人請我們幫忙的時候,如果時間不允許或者自己能力不足時應當嚴詞拒絕,不要為了面子或者怕影響兩人的友情而顧左右而言他,不做直接的回復。
給別人希望,最后卻辦不到,這才是對我們的友情最大的傷害。
學會拒絕,既是對自己內心的尊重,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04
拒絕的決定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我們拒絕與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學會合理拒絕別人,我們才能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上。
面對不合理的要求,該拒絕的時候我們要果斷拒絕,考慮得越多反而活得越累。
有句話說的好,人生有三忌:一忌單打獨斗,二忌心不設防,三忌不懂拒絕。
不懂拒絕,雜事纏身,這樣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疲憊不堪。
當你學會拒絕別人之后,你會發現,原來拒絕之后的人生是這么的美好,生活一下子變得簡單了。
生活不簡單,何不簡單過!學會拒絕別人,不為難自己,我們才能活得輕松自在。
作者簡介:時光者拾光,一個熱愛文字,擅長寫溫暖、接地氣文章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