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前播出的一期《極限挑戰》中,薛之謙在節目中無意說出當下歌手現狀:“唱歌不賺錢”!聽到這樣的話,觀眾們或許不解,知名歌手唱歌不賺錢,這可能嗎?其實,當下歌手們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當今國內娛樂現狀就是這樣,唱歌真的很難賺錢,除了像周杰倫、華晨宇這樣始終保持創作熱度的歌手,其他歌手真的太難用音樂賺錢。
香港流行音樂的落沒
香港流行音樂曾一度引領內地流行音樂文化。
但近十多年來香港流行音樂形勢急轉直下,揮發一般地在落沒,每年香港地區頒獎禮上各種獎項的得主就陳奕迅一人,畫面既尷尬可笑又讓人覺得心酸不已。
現在的聽眾對音樂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另外對音樂的內涵和文化也有著更深層次的追求。
當然香港流行音樂的低產量和低質量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聽眾,而在于香港新生代創作人和優秀歌手的斷層。
數字音樂對唱片業的沖擊
早在上個世紀,國內唱片業一直被盜版音像所困擾。但是還沒能解決好盜版的問題,技術的革新便將唱片業推向另外一個尷尬境地——數字音樂的版權問題。
數字媒體的迅速興起,一時間給唱片業以致使打擊。面對突如其來的數碼時代,傳統唱片一時間措手不及,無以應對。近年來,盡管國內數字版權制度日漸完善,但國內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仍沒有達到愿意購買一首歌曲的高度,更何況購買一張數字專輯。
“小眾”音樂無市場
在2019年夏季播出的《搖滾的夏天》音樂類綜藝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像“新褲子”、“刺猥”、“痛仰”等老牌知名搖滾樂隊的亮相。
節目定位就是“找回”中國的搖滾樂,為什么是“找回”,說明搖滾樂“丟了”——已經沒有了市場份額!
當時很多樂隊都處在解散的邊緣,部分樂隊處于“分居”狀態!
樂隊成員因為沒有音樂帶來的收益,分別找了工作,無法堅持夢想。其中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還嘗試過售樓員的工作。
沒有經濟來源,創作自然流產。
懷揣夢想的一類人便活生生地被現實擊垮!
無流量不明星
身處當下互聯網時代,歌手明星們正在逐步轉變宣傳手段,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快節奏、高變數!
沒有流量就意味著沒有曝光量,不頻繁亮相于公眾視野,便會被世人遺忘。
想要流量就需要花費時間來經營,可是一天的長度是有限的,如果顧及的太多,那創作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
處在這樣的矛盾中,歌手難歌,作品的產量和質量很難提高。
跑綜藝來錢快,吃飽肚子再做音樂
近10年來,內地綜藝發展迅速,無論綜藝質量好壞,觀眾都不少。好的綜藝褒著看,壞的綜藝貶著瞅。
觀眾對綜藝節目的熱情一直不減,受眾面廣,觀眾群體巨大,冠名方不惜巨資投入,使得參演嘉賓的片酬非常可觀,一線知名明星的1集片酬可達數百萬元,盡管廣電總局近年來連連發文下令控制此項收入,但整改后的片酬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在綜藝片場不斷的當下,音樂人不得不暫停手中的創作,跑一跑綜藝,賺點錢,一方面在生活上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用來維系音樂事業。
薛之謙一檔綜藝中就調侃道,上了綜藝賺點錢回去搞音樂,但網友卻質問他:你一年跑了30多集綜藝,也沒見你出一首新歌!
想要純粹,就要耐得住寂寞、享得了清貧
在當今唱片行業中,唱歌或許真的很難賺到錢,沒錢也無法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樸樹卻是音樂界的一股清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他坐享著無數音樂方面的美譽,卻異常清貧。
在《跨界歌王》節目中,樸樹在舞臺上毫不避諱的說到自己缺錢了,因為自己的樂隊需要經費。他也為錢所煩惱,當時他在北京沒有房產,有輛十年前的舊轎車,出門還總是騎電動車。
但,錢對樸樹來說夠用就行,在音樂方面,他給了我們太多的經典,他是一個真正擁有音樂精神的人。
結語
當下,對于歌手而言,做音樂確實沒有上綜藝收益可觀。
但是,作為歌手專業當然就是音樂,持續發展的前提仍是“專業過硬”。
希望好的歌手不迷失、不跟隨,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是@正五元素,歡迎點贊、評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