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是女性最常見最多發的病癥,也是困擾折磨著無數女性的疾病。而要預防或者治療疾病,通常要做的檢查就是婦科常規檢查,很多初次接受婦科常規檢查的女性或許對這些檢查不太熟悉。那婦科常規檢查都包括哪些呢?這些檢查有什么作用呢?多久檢查一次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婦科常規檢查所含項目
婦科常規檢查包括12項項目,分別是婦科雙合診檢查、白帶常規檢查、B超檢查、數碼陰道鏡檢查、陰道式B超檢查、婦科超聲檢查、早早孕檢查、BV檢測、性激素檢查、乳房檢查、宮頸涂片病理檢查、外陰部檢查。
其中,有過性生活的女性必要的檢查有4項,分別是婦科雙合診檢查、數碼陰道鏡檢查、婦科超聲檢查以及陰道式B超檢查。而適合各個年齡階段女性常規體檢的必選項目有外陰部檢查以及宮頸檢查和婦科B超檢查。這些檢查,宮頸涂片病理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是否患有宮頸癌,而B超檢查可以及時查出是否患有子宮腫瘤或者膿腫以及盆腔炎等疾病。
婦科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當天應盡量穿著方便檢查的服裝,比如說裙子之類的,不要穿過度緊身和紐扣較多的牛仔褲和連體褲等。
2.檢查時間最好選擇在排卵期之前或者月經結束后的3-7天,這樣更有利于檢查的精確性。
3.婦科檢查前一晚要注意避免性生活,因為這樣有可能影響到檢查結果。同時,還要注意洗澡的時候不要清洗陰道內部,也不要使用沐浴液等清洗陰部,以免影響陰道內的體液的分泌。
4.牢記近三個月的月經開始與結束的日期,這樣有利于醫生對情況的了解。
5.檢查時要跟醫生說明真實情況,不要有所隱瞞。
6.檢查B超前需要喝水憋尿,所以要根據排在你前面的人數定奪喝水時間。如果前面人數多,可以等待一段時間喝水,如果是在第一個,應該在從家出發時就開始喝水憋尿。
婦科的常規檢查一般是一年需要做兩次,但是也不是說只能做兩次,如果當你發現自己有什么異常,比如說月經失調、白帶異常、陰道異常出血等等情況,也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不能因為才做過檢查而大意。所以,婦科檢查沒有定期做的說法,只要發現不對勁,都應該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