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心源性猝死這個病,那么究竟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呢?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癥狀發作之后的一個小時之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因為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1979國際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癥狀發生之后即刻或者是急性癥狀發生24小時之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當前,大多數的學者更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的一個小時之內。
猝死的主要特征有三點:
一、死亡急驟
二、死亡出人意料
三、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那么心源性猝死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具體都是什么呢?
具體來說,心源性猝死的死者大多數都患有器質性心臟病,這主要就包括了冠心病、肥厚型、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等。
除此之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也可能會引起心源性猝死。
大多數的心源性猝死都是因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導致的。
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例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
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
以上就是對于心源性猝死發生原因的介紹了,它的發生和心臟原因有著很大的關系,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應該多多注意心臟養護,定時進行身體檢查,減少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幾率,想了解更多關于心源性猝死內容,可以繼續通過伊爾女性網的健康百科欄目了解。
閱讀推薦:
心臟供血不足的癥狀是什么 心臟供血不足應該怎么調理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意思?心源性猝死前兆是什么?
心源性猝死能救活嗎?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