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閨蜜發來消息:“老鐵,我的腳又開始脫皮了,每次到這個季節都這樣,有時候癢得我恨不得在公司脫掉襪子撓……”相信不少人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尤其是在春夏交替之際,手腳脫皮的現象更是常見,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下。
我們先來了解下,腳底脫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腳氣:
非常多見,男性發病率要高于女性,屬于真菌性皮膚病的一種,主要是皮膚癬菌引起的。患病后,患者可出現水皰、角化、脫皮、裂口等癥狀,常伴于劇烈的瘙癢感。
?剝脫性角質松懈癥:
本病好發于春末夏初,成人多見,由于其本身就屬于一種掌跖部角質層淺表性剝脫性皮膚病,所以發病后,很多患者會出現腳底脫皮的,癥狀比較嚴重的還會有疼痛的感覺,影響走路。一般無瘙癢感,且2-3周鱗屑可自然脫落而痊愈,但之后又會再次復發。
?皮膚干燥:
由于皮膚干燥導致的脫皮癥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見,主要是因為當腳部干燥的時候,容易導致腳表皮細胞供氧不足或供水不足,繼而便會造成腳表皮細胞壞死,從而出現脫皮的癥狀。
?體內缺乏維生素E:
如果缺乏維生素E,出現腳底脫皮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因為維生素E是維持細胞生長的關鍵元素,如果缺乏這一營養成分,會導致很多的肌膚細胞死亡,不僅僅是腳部,有可能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出現脫皮的現象,最為明顯的就是手上也有脫皮表現發生。
那么,手脫皮是怎么回事?
?手癬:
一般先是單側手出現脫皮,如果不及時治療,可發展到雙手,患者手掌可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癥狀,且瘙癢感明顯,很多患者常常經常撓腳,從而繼發“足癬”,并且侵犯指甲引起“灰指甲”,部分患者還會竄到大腿內側引起“股癬”。
?干燥性皮炎:
多發生于中青年女性,與經常用香皂洗手,發病后,手部可出現脫皮,手指有裂開等癥狀。
?汗皰疹:
患病后,患者手足部位可出現深在性小水皰,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和灼熱感,多對稱發生于掌跖及指(趾)側,1-2周后干涸成屑,開始脫皮,之后反反復復。
總的來說,不管是手脫皮還是腳脫皮,在生活中都非常多見,很多時候手腳脫皮還會一起出現,像手足癬、汗皰疹、缺乏維生素、皮膚干燥等,都可同時引起手腳脫皮,而這些疾病給人帶來的問題還是非常麻煩的,所以建議大家出現手腳脫皮時,最好是及時查清原因,在對癥治療。最好是提前最好預防工作,因為手腳脫皮的發病率非常高。
日常如何預防手腳脫皮現象?
首先,想要預防手腳脫皮,要注意皮膚保養,清洗的時候盡量用溫水,然后可以涂潤膚乳,保持手腳的濕潤,尤其是秋冬比較干燥的季節;平時不要撕脫尚未完全剝離的角質層,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其次,注意補充維生素,避免因缺乏維生素a、e而引起手腳脫皮。維生素a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魚肝油、牛奶、雞蛋等;維生素e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有各類植物油、大麥、燕麥等谷類食物以及蛋類、堅果類食物;大家可以合理搭配。
再者,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的物質,如油漆工人長期接觸油漆,護士經常配藥,均容易導致皮膚敏感,繼而引起脫皮,所以工作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如戴手套、鞋套。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及時引起手腳脫皮的原始疾病,如皮炎、濕疹導致的脫皮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治療;真菌感染引起的脫皮可外用抗真菌軟膏治療,當疾病解決,脫皮的癥狀自然也就會有所好轉。
補充閱讀:孩子手脫皮,別盲目補充維生素C!
當孩子出現手脫皮的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想法就是缺乏維生素,如維生素c,但是,其實這樣做對解決孩子手脫皮的情況并沒有太大的幫助,還可能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威脅,因為導致孩子手脫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汗皰疹、手癬、干燥性脫皮等,如果不查明原因,就盲目服用維生素,那帶來的后果是很難想像的,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服用多了,容易在吸收后沉積在脂肪中,要是長期大量服用,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嚴重的也可以發生中毒,尤其是維生素A和D更容易發生中毒,所以家長一定要慎重。
溫馨提醒:導致手腳脫皮的原因有很多,最好是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脫皮,尤其要警惕脫皮的同時出現滲出液、小水皰、糜爛、瘙癢等癥狀,很可能是真菌感染,如不及時治療,不僅危害自身健康,還會傳染給他人,那樣就不好了。
參考資料:
[1]《手腳脫皮四個原因》.健康時報.2013-09-10
[2]《腳底脫皮是什么原因》.河北華佗藥房.2016-06-29
[3]《為什么手腳會脫皮?換季手腳脫皮怎么辦》
[4]《腳底蛻皮是怎么回事?》.甲樂康總部.2019-04-02
[5]《手足脫皮如何防治》.中醫陳其華.2016-09-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