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家伏爾泰說過:“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壓倒我們的往往不是“大山”,而是鞋里那顆細小的“沙粒”。在婚姻生活中,一些瑣碎的細節,也足以壓垮一段婚姻。在簡書上看過一個故事,久久不能忘。作者的母親,是那種下樓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齊的精致女人。在她12歲時,媽媽和爸爸離婚了。就因為爸爸往媽媽養的蘭花盆里彈煙灰,扔煙頭,多次勸阻都沒有用。親友來規勸,媽媽只說了一句話:“他人很好,只是過不到一塊去。”就連外婆也氣憤地罵她。在外婆眼里,她的女婿高大英俊,能賺錢,孝順顧家,反而是女兒任性自私,不顧孩子和父母的感受。她也很難理解女兒痛訴丈夫的那些如不愛洗澡、衣服襪子亂扔、吃飯狼吞虎咽、沒空陪她、記不住她生日、紀念日……作者說,她至今記得媽媽帶她離開曾經的家時,流著眼淚對她說:“希望你能理解媽媽,一輩子太長了。”她16歲的時候,媽媽嫁給了另一個男人。繼父個子不高,相貌平平,但是整個人干凈清爽,笑容溫和。他會為媽媽的花花草草換上漂亮的花盆;給媽媽新買的淡綠格子桌布配上新的盤子碗筷;他會拉著她的手一起去江邊散步,看夕陽和日出;媽媽熱愛研究食譜,繼父就是她最忠實的美食家,變著樣地夸獎媽媽做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