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長的一段時間里,她很怨恨自己的媽媽,她覺得是媽媽把爸爸趕走了。因為媽媽的脾氣很暴躁,她經常被媽媽責罵,她也記得以前看到父母吵架的場景,媽媽都是歇斯底里,而爸爸總是忍氣吞聲。雖然她并不知道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她能夠看到的就是父母經常吵架,媽媽經常指責爸爸。她把這些都歸咎到媽媽的脾氣不好,所以爸爸才會離開他們。我問小M,對于爸爸的離開,她是怎么想的。她還是說她不知道,沉默了一會。她又說:“也許是爸爸不想和媽媽再一起生活了,換作是自己,我也不愿意和媽媽過,因為媽媽脾氣太差了?!薄暗前职忠搽x開了你,是嗎?”我小心的問了一句。好長一會,小M都沒有說話,她默默的留著眼淚。她說:“因為缺乏安全感,我很渴望有個人可以照顧我,守護我,到最后才發現,我遇到的都不是愛,只是我心里需要一個陪伴而已?!彼恢痹诘茸约旱陌职郑莻€給她買零食,帶她逛公園的爸爸,那是她僅存的不多的溫馨畫面,那也是她最理想的畫面。
(02)她一直在等著自己理想化的爸爸可以回到自己的身邊。然而,爸爸不僅是離開了媽媽,也離開了她,而她選擇忽略了這個部分。所以她和媽媽一起生活的時候,她對媽媽產生了怨恨。她忽略了面對爸爸的離開,她的真實感受是什么。因為,要一個孩子去面對被父親拋棄的現實,實在太痛苦,太難受了。這種錐心的痛,會讓我們的潛意識自動開啟某些防御機制,以保護自己的內心不那么受傷。于是,她把不能接受的事情變成可以接受的狀態。這樣,事情就變得合理了。當我們把事情合理化的時候,就會生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解釋讓人痛苦的事情。
合理化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它的意思是,你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解釋,以緩解難以承受的情感。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就是一種合理化的心理防御。合理化,就是你找了個借口來減輕內心的難受。而小M面對爸爸的離開,她的解釋是,因為媽媽的脾氣差,誰都受不了。是的,媽媽的脾氣差,爸爸可以選擇離開媽媽,但并不意味著爸爸也要離開他的女兒。她沒辦法去面對自己也被父親拋棄的這一現實,所以對父親的行為有了個合理的解釋。這樣的心理防御在痛苦產生的時候隨之而產生,它可以讓我在當時覺得沒有那么痛苦,但是這樣的防御機制并不適用于每一個生命階段。合理化的防御機制,讓小M當時的內心沒有那么痛苦。同時,小M的潛意識又清楚的知道真相,所以她在親密關系中重復的出現問題。當她合理化的防御機制啟動時,她被爸爸拋棄的情緒就可以得到緩解,她被拋棄所產生的憤怒、悲傷等情緒都指向了媽媽。她會覺得一切都是媽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