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自己帶到懸崖(必讀好文)
后來發現那只怪鳥竟是一只鷹,人們擔心鷹再長大一些會吃雞。他們把鷹帶到村外的田野上,過不了幾天那只鷹又飛回來了,他們驅趕它不讓它進家門,甚至將...[詳細]
-
-
當村支書遇上第一書記
賽富丁·吐爾遜買買提,托乎其于孜村黨支部書記,因駐村工作兩個素不相識的人有了交集。 2018年3月以前,托乎其于孜村由于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詳細]
-
-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從88到8的改變
去年,一斤水稻6.5元收購價,貨車沿著新修通的“組組通”道路一波又一波的前來拉貨,楊正翔靠著這一項收入就掙了一萬多元,其他時間在附近合作社打臨...[詳細]
-
-
軍裝到布衣 官帽變草帽
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村集體收入實現了“零”的突破,2017年村里給每人發了10元錢,2018年每人20元、70歲以上老人50元……盡管錢不多,但是大伙兒都很高...[詳細]
-
-
收到清華大學通知書那天他在村里當志愿者
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覃仁高和妻子約法三章:一是絕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二是絕不讓孩子擔心學費問題;三是絕不讓孩子缺少父...[詳細]
-
-
咱們村里的年輕人——記奮戰在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青年
一股青春的力量涌向大山,他們大都是風華正茂的“85后”“90后”,從學校到農村,從機關到基層,從沿海到山區,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與村民一起,在石頭縫...[詳細]
-
-
高要區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又一新舉措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下灶村村容村貌悄然改變,今年75歲的村民文伯笑著說,現在在村中就算是穿拖鞋走路,都不會不方便了。在鄉村建設工作中,村民們唱...[詳細]
-
-
沈陽法庫整治鄉村環境 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隨著全縣環境整治活動的開展,包家屯鎮的村企共建,陶瓷園區一批企業與十間房鎮的鎮企共建等,相互建立起了對接關系,這也意味著法庫縣貫徹落實省市部...[詳細]
-
-
村干部每個月工資是多少?2019地方政府制定的村干部工資標準已出
在農村,對村民來說,離自己最近的官就是村干部了。 我國有六十多萬個村,十分關鍵的崗位就是村干部,特別是對于國家各項政策,村民一般也都是先從村干...[詳細]
-
-
少林僧人釋永旭涉黑調查:出門帶打手曾砸選票箱
村民張明(化名)就被其中一個打手踢了一腳,后來被人拉開,不過他還是被釋永旭困在別墅里四五個小時的時間。他告訴記者,當時村里很多荒山荒地,一家就在...[詳細]
-
-
市紀委監委通報2個清風正氣典型事例和2起不良習氣典型問題(四十四)
“過去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如今村道干凈整潔、青山綠水相間,這都是村里的黨員干部帶的好頭”,談到村子的變化,村民們紛紛為黨員干部點贊。2018年,劉...[詳細]
-
-
翔安這個村有尊“保護神”,威風凜凜保家園!
每年的二月初二,都是北門社區風獅爺的民俗日。 鄉賢蔡輝煌特別喜歡研究古文化,他介紹說,村里的另一處有一座大明古墓,是北門蔡氏的祖墳,至今已有400...[詳細]
-
-
村級河道打撈作業難?新利器來啦!
記者看到,視頻中一艘小型打撈船勻速前進,觸及的水草、浮萍等快速打碎,通過傳輸帶實時堆放到甲板上,機械作業的高效率表現,讓河道保潔員不時發出驚嘆...[詳細]
-
-
人人參與處處有景 東石潘山這樣成為“網紅”
后來,潘山村開始整治人居環境,鄭永木又帶頭無償借出了 40 多平方米的地,供村里建微景觀。但在潘山村,此舉也獲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當時,考慮到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