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顏值經濟”越來越火。隨著人們對于美的追求越來越高,醫美行業市場發展迅猛,正在越來越多地改變人們的生活。然而與龐大的市場需求相伴隨的,還有各種非法亂象的衍生。近日,央視再曝醫美亂象:割雙眼皮、墊鼻子三天學會!非法醫美黑幕揭開,會議室當手術室!亂象背后,行業將如何“整形”?
“顏值經濟”崛起,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
近年來,在“美麗誘惑”之下,醫美行業的規模日漸壯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產業市場規模達2190億元,預計到2021年,這一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大關,行業規模處于持續擴張的狀態。
與此同時,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滲透率不斷攀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在18-40歲女性中,中國醫美用戶滲透率為7.4%,韓國為42.0%,二者之間有近6倍的差距。可見,中國醫美消費還有近6倍增長空間,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對比國外成熟市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是世界第三大醫美市場。基于龐大的消費群體和人口優勢,醫療美容行業有充足的市場空間,發展前景廣闊。隨著90后、00后等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流,顏值消費成為消費升級下的一大重要分支,男性和女性對于外貌的追求越來越強。未來在中國消費者對待美容觀念的開放、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國民消費能力的上升條件下,醫療美容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
央視再度曝光醫美亂象,行業該如何“整形”?
然而,醫美市場高速增長的背后,卻涌現出 “黑醫生”、資質參差不齊、醫療衛生差等種種亂象。
據央視新聞,湖南長沙縣有這樣一家非法美容院,宣稱是國外最新減肥技術,即通過在肚子、大腿和小腿上扎幾針到十幾針的方式,把一種特殊材質的線埋進身體里,可以實現零傷害“無痛”減肥,一天最多瘦6斤,但實際沒有減肥效果,經查,該店并沒有醫療美容資質;還有一些美容院,沒有固定場所和店面,靠租借培訓中心或賓館會議室等地,非法做醫療美容手術,美容院店主聲稱三天學會割雙眼皮、墊鼻子,出師靠膽量...
據了解,近幾年,湖南省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曾查處了一批非法醫療美容案件,有些甚至當執法人員到達現場時,還在進行手術,躺在美容床上的人,傷口還在不停滲血,血紗布、刀片,被隨意地丟棄在生活垃圾筒里。醫療器械的消毒,僅在一個簡陋的消毒鍋里,存很大感染風險。
醫美產業事關消費者生命健康,亂象亟需“動刀”。從整個行業來看,統一標準勢在必行。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部分醫美市場的迅猛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混亂,整個行業缺乏統一的科學標準去監管和規范,這些市場在技術類型、技術水平、手術流程、無菌操作等各方面參差不齊,業內也沒有統一明確標準以及數據能夠來定義手術的成功,醫生和患者對手術效果理解不同帶來了一定的矛盾,因此行業有必要統一標準。
另外,相關政府部門應要加強日常監管,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整治打擊力度。要嚴把醫療從業資質、證照以及相關藥品、器械審批關。監管日常化和整治常態化,才能有效扼制不良經營行為和經營亂象,才能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培育良好市場環境。
事實上,對于醫療美容機構而言,保持醫生資質齊全、技術及衛生水平達標,這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保障其健康發展的根本。針對醫療美容行業的諸多亂象,各大醫療美容醫院需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良性監督機制,完善“自糾”體系。而消費者作為當事人,也應該對醫療美容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醫美手術中的藥品和手術刀作用于臉,效果不可逆。消費者應當提高安全意識,在醫美消費前,了解醫美機構相關信息,避免在違規機構中消費,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