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連勝!
提前一輪蟬聯世界杯冠軍
十冠王!
中國女排第十次登上世界之巔
今天下午
日本大阪市中央體育館
見證了中國女排的輝煌
3比0
中國女排完勝塞爾維亞女排
以十連勝佳績
提前一輪蟬聯
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軍
這也是中國女排
歷史上第二次蟬聯世界杯冠軍
以及第五次奪取世界杯冠軍
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前奪取世界杯冠軍!
回想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大賽冠軍的情景,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杯在日本舉行。11月16日傍晚,無數中國人圍坐在黑白電視機前,焦慮地觀看女排戰況。面對實力強大的東道主日本隊,在決勝局比分落后的不利形勢下,女排姑娘咬緊牙關拼搏到底。隨著“鐵榔頭”郎平一記重扣,中國隊以3∶2險勝,“三大球”首個世界冠軍誕生!電視機前的觀眾熱淚紛飛,“中國萬歲!女排萬歲!”的吶喊響徹夜空。
時隔近四十年,女排姑娘們再次以一頂世界杯桂冠作出肯定的回答:我們不僅從前能,我們以后也能!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1986年5月底。
遠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訊工程學院)讀書的張蓉芳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
你能不能服從組織安排,復出執掌帥印?
張蓉芳想起兩年前,1984年8月3日的洛杉磯:最后一個球打完,她跟郎平緊緊抱在一起,痛哭起來,教練和奧運代表團的領導同志勸張蓉芳不要哭了,張蓉芳蹲在地下大聲地說: “ 不要管我 ,我就是要哭…..
“我太難了。”
三連冠的時候,哪個女排姑娘不難啊。
聽聽宋世雄老師的聲音就知道了。
1986年9月13日。
距離世錦賽開幕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才匆忙上任的張蓉芳,站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女排世錦賽決賽場邊。
這三個月真長啊,她沒想到懷著孩子當教練這么難!
剛上任不久的一天晚上,她去袁偉民家談工作,說著說著竟然哭起來。原來那天下午訓練,一個隊員沒練好,張蓉芳罰她加練。她漫不經心,直著腿,伸長手臂將一個球墊得很遠很遠。張蓉芳火了,狠狠地批評她,并要求她跑步去把球撿回來。
誰知她是不急,慢吞吞、笑嘻嘻地跑過去把球撿了回來,氣得張蓉芳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陪她一起去找袁偉民的,是當時的助理教練,郎平。
那時郎平,強忍著傷病退役,心里有說不出的遺憾:四連冠只是起點,她還想再得幾個冠軍。
順利奪下小組賽頭名后,中國女排在復賽與美國、意大利和日本處在同一半區。干凈利落的拿下了三個3-0,半決賽首局驚魂3-0力挫上屆亞軍秘魯后,中國與同樣保持不敗的古巴在決賽狹路相逢。
幾個月前,在沈陽和西安分別舉行的國際邀請賽上,古巴隊兇猛的進攻和凌厲的發球對中國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沈陽古巴隊以3比0勝中國隊;在西安中國隊3比1獲勝。
最終,中國女排以3-1擊敗對手衛冕,實現了三大賽“五連冠”的偉業。
1995年1月,郎平收到了張蓉芳的邀請,決定參加中國女子排球隊主教練競選。1995年2月15日她回到北京,擔任中國女子排球隊主教練。同年率隊獲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賽第三名。
兩位老戰友再次聯手,并在此締造了世錦賽和奧運會雙料亞軍的神話。
郎平1995年臨危受命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中國女排狀態回升。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收獲銀牌。
當然,中國女排并非一直在峰頂,中間還經歷過兩次長時間的沉寂......
2006年世錦賽,只取得第五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負于巴西
2009年亞錦賽,爆冷不敵泰國
2012年倫敦奧運會,意外輸給日本隊
............
郎平說過:“但其實輸贏算不了什么,打世界大賽,畢竟不是打世界大戰,我們打的不是利益,我們打的是一種人類的精神。”在這種低谷中艱難爬起的中國女排,能做到在場上絕境逆轉就是靠著——“打不垮、拖不爛”。
2013年初。
中國女排五連冠的主力接應二傳陳招娣少將,最終沒有戰勝直腸癌去世。這個“拼命三郎”的老女排的第一批隊員的去世,讓老戰友郎平深深觸動。
當時,她已經回到祖國,擔任恒大女排主教練3年多。
她決定:再次出山。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女排魅力幾十年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是因為總贏球嗎?
不是。競技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女排輸過比賽,丟過冠軍,很少輕松取勝,還經歷過漫長低谷。從1979年戰勝日本隊,首次“沖出亞洲”,到1986年創造世界杯“五連冠”;從經歷低谷后近20年沒拿到冠軍,到重新在2004年雅典奧運決賽中逆轉俄羅斯站上冠軍領獎臺;從之后人才青黃不接,到2013年郎平執教中國女排后續寫傳奇,如果把這40年的歷程看成一場大比賽,更是跌宕起伏,牽動人心。
但是女排有性格,就有那么一股勁,像一簇不滅的火焰。
用郎平的話說,“發揚永不放棄的精神去戰勝它”。咬緊牙關拼到底,正是女排精神的內核。
中國女排的訓練課幾十年如一日地采用男性陪練。男陪練站在三米高的臺子上,對著女排姑娘們拼命砸球,隊員們就要把這些力道兇狠的球一個個地接回去。
但凡訓練中有一個隊員表現不佳,全隊就得陪著她練到滿意為止。
說起來方法不難,但女排姑娘們每一天都是在這樣的魔鬼訓練中拼搏過來的。
郎平回憶說,最艱苦的一次訓練,她們連續不吃飯不喝水練了七個小時。訓練結束后,兩個膝關節都是腫的。
哪有什么“靈丹妙藥”,靈丹妙藥都在隊員們的堅強意志。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2016年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女排都上演過絕地逆轉的奇跡。
女排精神的魅力就在于,無論形勢多嚴峻,總會拼到底,永遠保持向上奮斗的姿態。
女排氣質塑造于改革開放新時期。1981年女排奪得世界杯冠軍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都是關于女排的新聞。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豪邁地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在物質條件極為匱乏的年代,在國人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的年代,女排姑娘們硬是靠著“永不放棄”問鼎世界之巔——她們奪取的不僅僅是一個世界冠軍這么簡單,更是彰顯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風骨。
女排姑娘們給時代打了一劑強心針。受女排精神的鼓舞,各行各業都掀起了大干快上的高潮。有鐘表廠超額完成計劃,有煤礦工人創新方法提高效率……聚合起全國人民投身改革、建設國家的磅礴合力。
當年場上的鐵榔頭,如今已在場下運籌帷幄;當年為女排吶喊的中國人,如今或許已白發蒼蒼。
即便賽場上會有輸有贏,但沉淀下來的精神,已經成為最寶貴的財富。這樣的精神,40年來鼓舞了億萬人民。可以說,女排精神是屬于中國女排的,也是屬于中國人的。
四年前,中國隊在上一屆女排世界杯上奪冠時,主帥郎平提到恩師袁偉民的一句話,“強者要面對所有的困難”。體育賽場上如此,國家發展賽道上亦如此。昨天的我們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明天還能“長風破浪會有時”,即使還有各種問題交織疊加,我們都要越過山丘向前走。
這幾天,有兩部新電影引發熱議:一部是《我和我的祖國》,其中的《奪冠》片段再現了中國女排沸騰人心的故事;另一部是《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他們在國家困難時期完成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
郎平曾寫到,“我們光榮的中國運動員,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是行的!”攀登者們則用行動彰顯出,“再難,難不倒中國人”。
是的,這段精神,會永駐于你我心中。
參考資料:燃情歲月,郎平自傳;袁偉民與體壇風云;巔峰對話:袁偉民與郎平里約之后話女排
編輯:黛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id:rmrbpl)
孤云與歸鳥 (id:cloudandbirds)
我愛女排(id:welovevolley)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