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什么,旅行可能就是換一個環(huán)境,體驗一下別人的生活吧,旅行讓人快樂,世界那么大,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旅途中突如其來驚喜。如果不開心就去旅行吧!
吳越之地,自古多情。秋天的張家港,風是輕的云是淡的,老街前的楊柳依依,房子后的秋景燦爛。
這時候在張家港賞秋,渡船過橋,縱使不是故人,在橋上擦肩而過時, 也萌生出回眸一笑的情懷來。
最是秋色關不住,金秋十月游江南
歷代文人墨客多喜歡江南去處,所以我決定來“鳳凰”一游。不是那個大家印象里的鳳凰古城,而是藏在江蘇張家港的鳳凰山景區(qū),顧名思義由于山體由西而東延綿不絕,猶如鳳凰展翅,故稱“鳳凰山”。
山中風光旖旎,山巒多姿,古跡名勝眾多。江南水鄉(xiāng)多以平原為主,然難得有一山聳立,宛如江南美人一般,它曾有“內外八景”之說,“內八景”涵蓋三譚、四井、古檜、空楊、秀峰、醴泉、丞相墓、狀元讀書臺;而“外八景”則是湖下書聲、坊基酒肆、蓮塘游魚、松林落照、精舍飄幡。并帶著系列之名勝:佛家永慶寺、南朝舍宅、河頌璧畫、劉帥紀念館、八仙橋、十二生肖等等,好一個“江南鳳凰之美妙。江南書香之氣息”。
鳳凰懷里,恬莊老街。 恬莊老街舊稱“田莊”,明代而建,它遺留明清歷史之風采,古代莊內“才子佳人”,歷代名人、狀元榜眼,進士及第涌現(xiàn)于此。說到“田莊”,具有江南另一園林風格之特色,顧為“陸鄉(xiāng)”園林,莊內有榜眼府、楊氏孝坊和南宅、蔣宅等等。不僅有可看可玩,更有很多美食,恬莊美食數一波,帶你享受”鳳凰山野“之美食。
麻尖、狀元拖爐餅、高莊豆腐干、西施豆花、滋養(yǎng)桃膠等眾多特色美食小吃。
麻尖,特色美食,其中包裹著豬油、糖桂花、玫瑰花、芝麻等原料,新鮮出爐的麻尖真是口感醇香。
高莊豆腐干,高莊豆腐是從清朝咸豐年間流傳至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純手工的豆腐口感細膩緊實、清香四溢。
滋養(yǎng)桃膠,有個詩意的名字“桃花淚”,古籍記載,桃膠具有抗皺嫩膚、美容養(yǎng)顏、清血降脂和緩解壓力的功效。又以低廉的價格稱之為“平民燕窩”。
狀元拖爐餅,豬油馥郁,醇厚的香氣,包裹著薺菜的清香,在空氣中蔓延開來,挑逗你的味蕾。
張家港在長江邊,江鮮自然是這里最大的特色。當然要品嘗啦~
“水蛋蒸鱸魚”:這是一道古風養(yǎng)生菜品,尤其適合小孩和老人吃,口感如云朵般細膩,別看這道菜聽起來很簡單,要把它做的香滑可口入口即化,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鸷虿粔虺云饋砦兜郎鷿踔劣幸稽c腥味,過了魚和蛋又會嚼起來老,特別考驗做菜師傅對火候的掌握程度。
要說到這,不得不提鳳凰山特色的芋頭燜蝦了,芋頭具有健脾、利濕、解毒、消癢的功效。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使皮膚潤澤,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這兩者真是絕美的搭配。
鳳凰山特色的手打團子:手打團子做工復雜,首先要把優(yōu)質大米磨成米粉,再上鍋蒸熟,取出之后需要人工摔打上勁,還可以加餡料,雖然樸實無華,但是最能體現(xiàn)港城人的品格,團子又寓意著團團圓圓,所以港城人每到過年一定要做團子,圖個合家團圓的寓意,討個好彩頭。鳳凰山的美食,自然取材,經過加工,把最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美食呈現(xiàn)出來。
游完山景,吃完美食,休息片刻,享受鳳凰山農家氣息,悠然自得,歡聚田園,自然之美,秀色可餐。
踏尋金港,尋覓梅花。
“梅花糕”,傳統(tǒng)江南糕點,形狀似梅花,故稱為梅花糕,它繼承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加入芝麻、紅糖、青紅果、松子仁等配料,使其外觀更加美觀,吃起來“外焦里嫩,軟綿口感,甜香撲鼻”。
可能古人希望品格也像梅花一樣,傲骨錚錚不畏艱險,寧折不屈。
塵世情懷,煙波江南。
結束了一天的的奔波,接下來該是休息的時間,為明日的美景美食之旅養(yǎng)精蓄銳。住進了“長江大酒店”,享受港內星級服務,體驗江南鮮類美食。
說到長江大酒店,就不得不提它的晚餐。精美絕倫,味之鮮美。
蘇軾曾贊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比r中特別值得推薦的是紅燒河豚,河豚味道鮮美可口,營養(yǎng)價值超高,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等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極其豐富,而脂肪含量卻很低。特別適合減肥的小姐姐和健身增肌的小哥哥們。
第 2 天
品香竹面,江南竹境。
香山底下亦竹境,飄香似水面如花。清晨起來,走到竹園,感受竹之高潔,寧之意境。聞著撲鼻而來的面香味,追尋那如花香的面,甚似怡然悠閑,自由曼妙。
踏尋香山
據歷史考證,全國共有31座香山,而張家港香山是全國第一座“香山”,且地處江南水鄉(xiāng),稱為“江南香山”,香山景區(qū)自古風光,古跡眾多,粗獷不失秀麗,雄偉不乏典雅。
說到香山,張家港香山是唯一一座與“香”有關的山,它因“西施”采香得名,因徐霞客三游桃花澗,因乾隆題字盡顯尊貴,也因眾多騷客如蘇軾、姜尚、張士誠等,散發(fā)著一種漫不經心的韻味。登上香山可看烽火臺、藏君洞、梅林、東山村遺址、聆風塔等等美景。
古人曾寫出了“千年跡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夢亦香,可謂不負此山矣!”要說香山,最為要提到的是標志性建筑:“聆風塔”,該塔八面九級,塔頂高64.8米,海拔188米,為明清閣樓式江南寶塔。屬張家港“第一高度”,屬江海交匯處“命脈精靈”的象征之一。氣勢雄偉,神韻獨具的“玉宇瓊樓”。
踏進“宴楊樓”,穿越回憶屋。
曾還記得曾經的“宴楊樓”,那時的濃油赤醬的味道,聽著“一份炒豬肝,一份青椒炒肉絲......”這里是老沙洲人的回憶,是張家港幾代人的回憶。
招牌紅湯面
宴楊樓算是張家港的地標美食打卡地了,它不僅僅只是填飽肚子的地方,更是承載著老沙洲人的感情。在這里吃午飯一邊感受著宴楊樓的精致服務一邊看著這個城市的煙火氣,思緒踏進那悠遠的回憶中。
美食如畫,楊舍老街。
最后一站,在奔波兩日美好時光里,歇下腳步。來到揚舍老街的阿福小籠包,一口咬下去肉汁鮮美,餡料豐富,面和餡料的香氣一下子在口中迸發(fā)。
當然也少不了吃糕啦,不能錯過的豐盛糕團店你值得擁有,都是手工現(xiàn)做現(xiàn)賣,味道醇正口味綿長,吃上一口仿佛心也融化了一樣。
來到楊舍老街,感受的是古色古香的文化韻味,觀賞美妙絕倫的園林建筑,吃著地地道道的江南美食,沁入本土的精致優(yōu)雅。 張家港的美食讓我欲罷不能,下次我們一定再見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