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即將來臨,北方有寒風,南方有陰雨,老寒腿們開始備受折磨,尤其是膝蓋不舒服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且心且珍膝,莫讓年紀輕輕就膝蓋報廢了。
膝關節一旦磨損不可逆轉!
研究表明,平躺時膝蓋的負重幾乎是零,站起來和平地走路時負重是體重的2 ~ 3倍,上下坡或上下樓梯時是3~4倍,跑步大約是4倍,蹲和跪大約是8倍。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復雜的關節,也是最易受傷的關節——一是膝關節滑膜廣泛位于肢體淺表部位,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二來,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多、負重最大的關節,容易過度使用,受到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當之無愧的“勞模”,它僅有一個狹小的接觸面,卻支撐我們整個身體的重量,耐受我們一生的負荷與辛勞!
正常情況下,膝關節的健康壽命是60年,但受涼、肥胖、過度使用、不恰當運動等,都會使其受傷、磨損,并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
女性更易膝關節損傷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女性的膝關節比男性要多兩次退變的機會,除了經常穿高跟鞋以外,原因在于:
生育后,坐月子時沒注意關節保護,受寒、受累積累下的問題。
更年期,雌激素迅速的變化,骨密度下降,影響關節健康。
膝蓋在求救的信號
如果你的膝蓋,也經常有這些情況,就更要注意好好養護了:
1、膝蓋怕涼怕風,冷痛。一開空調格外難受。(膝蓋特別靈活,又是筋的匯集處,里面有很多間隙,風寒很容易進入)
2、感覺膝蓋會冒涼氣,用手捂一會兒能好受些,感覺手拔涼拔涼的。(膝蓋里面有寒氣,停滯在關節處,易進難出)
3、里面偶爾感到麻木(寒則凝,膝蓋這里不過血了)
4、里面會咔咔地響,上下樓梯膝蓋疼痛(氣血不足了)
膝蓋不好,艾灸來破
膝蓋最討厭的就是寒濕,一定要遠離它!冬天來了,穿秋褲!穿秋褲!穿秋褲!
如果經常感到膝蓋嗖嗖發涼,甚至疼痛難忍,首選辦法莫過于艾灸!
中醫認為膝蓋氣血不足,多因為膝部經絡局部感受風寒邪氣,致氣血阻滯,濕寒堆積,積液等等。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
補充陽氣、打通經絡、排出寒濕,這樣一來,寒濕散了、積液消了、腫痛化了。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引血下行,可以讓膝蓋得到充足的血液供養,在病痛處艾灸尤其立竿見影。
并且,人體足三陰經都經過膝關節,脾統血、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艾灸膝蓋有助于打通足三陰經,引血下行,暢行一身氣血,盤活全身。而且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灸膝還能養肝。
40歲以上人群、缺乏運動的群體,體質虛寒的女性、腿腳異常、上實下虛,上熱下寒者,都適合艾灸膝蓋。包括膝蓋長骨刺,這樣艾灸也能起到改善作用。骨刺之所以痛,主要是因為骨刺旁邊的瘀血壓迫神經導致。
艾灸把瘀血都化解掉,膝蓋疼痛自然就減輕了,許多中老年人一到濕寒天氣膝蓋就容易疼,吃什么藥都沒用,但艾灸之后往往就好多了,這是很多其他方法比不了的。
膝蓋艾灸取穴
1、膝陽關:關就是關卡的意思,灸療膝陽關是為了打通膝關節的關卡,起到疏利關節的作用。
2、膝眼:經外奇穴,包括內膝眼穴和外膝眼穴,這一步之所以要灸療膝眼穴,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活血通絡利關節,還能調理膝關節痛、下肢痿軟等問題。
3、鶴頂:這是氣血下行沖開犢鼻穴的必經之路,鶴頂穴灸透之后,會先被氣血沖開,幫助身體祛風除濕,消除膝蓋的部分疼痛。
4、犢鼻:目的是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為身體補足氣血,還能緩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5、陽陵泉:屬膽經,膽屬木,木主生發,故而陽陵泉可生發陽氣,并且,木能生火,木氣一旺,則能生火。陽陵泉是“筋之會”,凡筋病皆可灸陽陵泉。
6、阿是穴:也就是疼痛處
艾灸方法:先上后下,循序漸進。
平時也可以讓膝蓋多和艾草做朋友。艾灸前涂抹艾草精油,或用艾絨護膝,將膝蓋的寒濕借助艾草的陽氣斬盡殺絕。
膝蓋不好要常跪膝
擇一塊不軟不硬的地方,每次跪上十來分鐘,千萬別在石頭上的跪哦。跪膝法,可以引血下行,大補肝腎,活血通絡。
跪膝結束后,雙手搓熱,用勞宮穴去摩擦膝蓋,勞宮穴是心經的原穴,心是火臟,用心火去溫暖腎水,這個腰膝屬腎所管,尤其是膝蓋,腎主骨生髓。這樣堅持一個月,你的膝蓋疼不吃藥也會大大好轉。
好的膝蓋是怎樣的?
「忘足,履之適也」。好的鞋子讓你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膝蓋同樣也是如此。
隨著年齡增長,膝蓋,或者發涼,或者刺痛,或者響動,感到它的存在,并不是壞事,它提醒你,它已經有些疲憊,需要趕緊呵護它了,糾正自己不夠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它多一點愛,而不是為所欲為,這樣,它才能陪你走更遠的路,看更美的風景。
識別圖中二維碼,點擊關注,就可以長期和小樂馨互動嘍~還可以經 常看到小樂馨發布的健康知識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