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曾火爆網絡的“媳婦和媽同時掉進水中,先救誰”這個問題考驗的是情商。那”一只熊掉進19米的大坑中,掉落時間共花了2秒,問這只是熊是啥顏色”這個問題考驗的就是智商了。答案是黑熊,推理如下:可以挖到19米的大坑,其土質一定是沖擊母質。掉落時間共花了2秒,依照加速度計算這只熊所在的緯度是大約44度。南半球沒有熊,因此就是北緯44度。同時因為是陸地大坑,所以這只熊是陸棲黑熊。
由此我們可知一道小題所蘊含的信息量也是很多的,就更別說是一張照片了。今天我們所講述的就是中國最著名的“照片泄密案”,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登出的鐵人王進喜照片。在這張照片中,我國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戴著大狗皮帽,穿著厚棉襖,冒著鵝毛大雪,手握鉆機手柄眺望遠方,他的身后散布著星星點點的高大井架。日本情報專家根據我國媒體公開的這張照片,破解了我國最大石油基地大慶油田的諸多秘密,并因此獲利千萬。
他們依據王進喜的穿著判斷,只有在北緯46度和48度的地區內,冬天才會穿這樣的衣服。由此推斷,大慶油田很可能在冬季氣溫為零下三十度的中國齊齊哈爾和哈爾濱之間的東北北部地區范圍內。之后,日本情報機構又詳細分析了我國《人民中國》雜志上有關于王進喜的事跡報道。根據報道中的“最早鉆井是在北安附近開始的”、“人拉肩扛”、“馬家窯子”等信息,再結合偽滿時期舊地圖,他們最終確認了我國大慶油田的準確位置。
同時根據事跡報道,日本情報機構也推測出了大慶油田的規模,那就是從東北北部到松遼油田統稱為“大慶”。這一推測和我國大慶油田的實際情況基本相符。最后,日本情報機構又根據照片中大慶油田煉油廠的反應塔,從反應塔的扶手欄桿和塔的相對比例推算出,這一反應塔的直徑大概是5米。因此推算出我國大慶油田煉油廠的年加工原油力為100萬噸。
而當時我國大慶油田已經有820口油井產油,年產油量為360萬噸。據此預估到1971年年產油量可增加到1200萬噸。就這樣,日本情報機構通過“鐵人”王進喜照片分析出大慶油田的位置、規模和加工能力后,推斷出:中國近幾年內一定會需要購買每天能夠煉油1萬噸的輕油裂解設備。果然,沒過多久,我國石油工業部門就在全世界范圍內購買能日產一萬噸的煉油設備。日本的輕油裂解設備因為早已備貨,售價低和符合我國實際生產能力而一舉中標。
所以,王進喜照片“泄密”雖具有合理性,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日本人通過它進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國際競爭情報搜集活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