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Y營銷的不斷發展,越多的電商商家逐漸發現了DY的流量紅利和粉絲紅利。很多DY種草號粉絲量不到1W,照樣能通過一場直播帶來過萬銷量。
DY從之前的銷量達人榜,又增設了電商直播熱榜,讓更多人了解DY變現實力。
如此一來,更多的商家涌入DY,希望自家的產品通過DY來實現銷量爆炸式的增長。要想帶貨成功就要了解DY的平臺規則:
如果不了解平臺的規則,別說銷量增長了,可能還會因為在DY上花費了太多時間而忽視了自家的店鋪,反而得不償失。
我們在談論到一個平臺的流量算法推薦機制的時候,往往會提到兩個詞: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中心化分發機制:依靠機器對內容進行判斷,將內容創作者的視頻推薦給可能對該內容感興趣的人群;
去中心化分發機制:用戶依靠自己對視頻封面和標題的判斷,決定是否打開視頻進行觀看。
如果用戶在觀看過程中對視頻的內容表示滿意,從而進行點贊、評論、轉發等操作,會推動系統將該視頻放在首頁的推薦列表,讓更多的用戶看到。
許多平臺的推薦機制都是相似的,都是用戶上傳新視頻時會將流量分發到附近、關注和好友中。此外還會抽取一部分標簽用戶(比方說:你經常刷電商,那么流量分發時就會抽取小部分經常刷電商的用戶),這種我們通常叫做冷啟動(一次推薦)。
冷啟動的過程中,DY會根據之前分發流量人群的完播率、再播率、點贊、ZHUANFA與評論量來進行分級。數據越高再次分發的流量也越多,也就是推送給更多的人看,偏少的自然就隨便分點流量了湊合,這個就是分級推薦(二次推薦)。還有部分非常出色的視頻會進行人工再次審核,模范帶貨商家就是通過了這部分的人工審核,平臺直接將你送上了熱門,最終帶火了自家產品。
其實,平臺規則只是輔助,真正的取勝環節是內容。
在短視頻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已經不再原創,日常的更新就是抄、模仿,這樣或許能拿到推薦,但最終結局依然是只有內容質量高的創作者能夠活下來。
說到DY的帶貨王,99%的人都聽說過李佳琦,但根據今年淘寶618的數據顯示,有一位DY達人,雖然只擁有400多萬粉絲,只是李佳琦的零頭,但是淘寶代貨量排名抖音第一,618期間賣出100萬瓶葡萄酒,10萬箱啤酒,20萬份牛排,這個人就是“正善牛肉哥”。
他背后沒有超級給力的運營的團隊,也不是天生就擅長賣貨,但他所付出的努力比你想象得更多。當你進入他首頁之后,會發現擁有 400 萬粉絲的他,發布的視頻已經超過 2000 個。點開DY人氣好物榜,你總會發現一些爆款的帶貨視頻,也不過是沒有什么粉絲的普通賬號發布的。
因此無論你粉絲多或者少都不影響你在DY帶貨,關鍵還是你制作帶貨視頻的能力本身。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