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山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療團隊在黃岐軍主任帶領下,成功確診1例全國罕見病例——神經元核內包涵體病(NIID)。
患者今年68歲,日前因發熱、排尿障礙收治入院。行顱腦MRI檢查時發現患者DWI皮髓質交界區彌漫性高信號,類似“尿布”征象,故不除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可能。據了解,患者前期曾去某三甲醫院影像科會診,考慮急性腦梗死,經治療好轉后復查顱腦影像發現DWI高信號持續存在。根據檢查結果,醫師考慮患者確診困難,可能為疑難病例。
了解情況后,神經內分泌科主任黃岐軍組織科內人員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對患者癥狀體征及相關影像學特點進行總結,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提出神經元核內包涵體?。∟IID)這一意向性診斷。因文獻指出病例確診需對患者進行皮膚活檢病理,經征求患者本人及家屬同意后,在院內相關科室的配合下,對患者進行了完善皮膚活檢、基因檢測。同時,神經內科聯系中國NIID協同創新聯盟,將標本送至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完成病理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皮膚活體組織檢查(活檢)病理發現脂肪細胞、汗腺細胞、成纖維細胞核內包涵體,至此確定NIID的診斷。
圖為 NIID經典影像:皮髓質交界彌散像高信號,不以時間進展而消失。它具有唯一性,類似“雞冠花”或“尿布”征象。
神經元核內包涵體病(NIID)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截止2018年1月,全國范圍內收集病例約50例,皮膚活檢約20例。神經元核內包涵體病的臨床表現具有高度異質性、多樣性,主要包括錐體系和錐體外系癥狀、小腦性共濟失調、癡呆、癇性發作、精神行為異常、周圍神經病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本病可分為嬰兒型、青少年型及成人型,根據遺傳方式分為散發型與家族型。
NIID作為一種罕見神經系統變性病,病理生理機制不明確。影像學顱腦DWI可發現皮髓質交界區高信號,類似“尿布”、“鋸齒”樣的特殊征象,有時易被誤診為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然而,患者DWI上皮髓質交界處高信號并沒有隨著患者病情的緩解而消失,確診需要結合皮膚活檢病理,本病目前尚缺乏明確有效的藥物治療,主要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如癲癇發作給予止抽治療,周圍神經受累可給予營養神經治療等。
作為福山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在煙威地區首次診斷的NIID病例,既豐富了科室對罕見病的診斷認識,也體現了科室醫師對罕見病例診斷能力的提升。黃岐軍主任表示,今后將立足醫院優質平臺,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