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級市叫東營。
東營是一座年輕的地級市。1983年10月15日,東營市正式掛牌,迄今為止,才36歲,甚至比深圳市還年輕(深圳市于1979年1月設立)。東營位于位于山東省東北部的黃河入海口,屬于沿海地區,與日本、韓國隔海而望。
東營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先秦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了。春秋戰國的名將孫武,被稱為“兵家至圣”,他就是從東營這一帶走出來的。2000多年來,東營走出了歐陽生、倪寬、綦公直、李舜臣、成勇、李煥章、李方膺等名人。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9日,中國大陸地區共設有293個地級市。東營只是其中一個地級市,面積不算很大(8243平方公里),人口也不多(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21萬人),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實際上,東營取得了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根據《2018年中國大陸GDP百強城市排行榜》數據顯示,東營的人均GDP位居全國第一,高于深圳,更是將北京、廣州、上海遠遠拋在后面。
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
2018年,東營的GDP總量是4507億元,以常住人口217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20.8萬元。
2018年,深圳的GDP總量是24221億元,以常住人口1302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18.6萬元。
2018年,北京的GDP總量是30320億元,以常住人口2152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14.1萬元。
2018年,上海的GDP總量是32679億元,以常住人口2423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13.5萬元。
2018年,廣州的GDP總量是22859億元,以常住人口1490萬人計算,人均GDP約為15.3萬元。
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人均GDP也相當高。那么,東營靠什么碾壓深圳、北京、上海?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勝利油田的存在。
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油田(第一大油田是大慶油田),其主體就位于東營。1961年4月16日,石油工人在今天東營市東營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業油流井——華八井,標志著勝利油田的發現。1964年,勝利油田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經過多年艱苦拼搏,到1978年,勝利油田的年產量達到1946萬噸,成為僅次于大慶油田的中國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
半個世紀以來,勝利油田為國民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據統計,勝利油田共生產原油10.87億噸,實現收入17737億元,上繳利稅8747億元。
勝利油田還帶動了東營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東營逐步形成了石油勘探、開采、煉制加工及教育科研等功能齊全的石油工業體系,迅速崛起成為沿海新興城市、魯北重鎮。如今來到東營,觸目可見高聳的鉆塔、成片的采油樹、海上鉆井平臺等生產場景,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當然,近年來,東營也在轉型發展,減少對石油工業的依賴。東營加快新型工業化,石油化工及鹽化工、橡膠輪胎及汽車配件、有色金屬成為千億級產業,工業主導產業80%以上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提高4.3個百分點。
據《2019年東營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東營“積極謀劃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和儲備優選項目144個,其中18個列入省重點項目和省優選項目。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實施市級重點項目29個,威聯芳烴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國瓷公司入選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100強,6家中小企業成為省級隱形冠軍。”此外,“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施黃河三角洲大數據港、光谷未來城等過億元項目18個。”
我們有理由相信,東營的發展后勁更加充足。
【參考資料:《2018年中國大陸GDP百強城市排行榜》《東營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