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假設一個場景:
教練問A、B兩位運動員,“最近狀態如何?”
A回答,“最近起床后特別累,訓練最后幾組都不太沖的起來,兩腿發沉。”
B回答,“這幾天早上晨脈比正常偏高5,訓練完成后身體壓力數值偏大,可能都是因為前段時間訓練強度過大狀態比較差;幾組訓練心率都比往常更高,配速慢了快10秒;訓練負荷達到了450+,處于很高區間;相同訓練,恢復時間要比過去更長。”
顯然B運動員的描述要「量化」的多。
之所以拿運動員做例子,是因為運動員最初始的量化指標就是成績。
原本相同力量能做10組,現在只能完成5組,那就說明他不在運動狀態;原本相同場地和天氣,6分配速的平均心率140,今天卻接近150,說明選手可能身體還沒恢復較為疲憊。
對于運動訓練而言,科學訓練的核心概念就在于量化。當身體的各項指標、運動的各項數據可以被準確讀取且分析時,「今天狀態如何」這事才能真正被說清楚。
但顯然不是每個人都是運動員,也不可能每次先做一組身體測試才能得知健康狀態。
所以就出現一些其它身體指標,來盡可能科學理性的告訴你,今天你的身體狀態到底腫么樣?
關于Firstbeat
Firstbeat是歐洲權威體育運動研究機構,專注于各項運動生理指標數據研究, 長期以來一直為Garmin佳明提供 算法支持。 很多運動、身體指標都是由硬件設備收集到大量數據,而后通過非常復雜的算法,最終得出來的。
比如 VO2max(最大攝氧量),這是衡量一個人有氧能力水準高低的最直觀指標,起初只能通過運動后抽血,或在跑步機上佩戴無比繁瑣的呼吸面罩監測得出,如今只需佩戴有心率監測功能的手表就能得到,且數據的精準度很高。
將Firstbeat一系列算法和我們多年在數據采集方面的技術積累相結合,佳明目前的可穿戴產品能夠向用戶提供諸多數據指標,將健康狀態這件不太容易說清的事,盡可能科學且量化地呈現出來。
以Feinx 6為例,集合了Firstbeat算法下的18種動態數據:
這里就包含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 最大攝氧量、卡路里消耗、訓練效果分析(有氧/無氧)、恢復時間、身體電量、壓力分析等等。
我們精簡了一下其中幾個比較重要的數據,不管是精英運動員or囿于工作的白領,這幾個數據指標都可以多多關注一下——
脈搏血氧
心率、血壓、呼吸頻率和體溫外, 脈搏血氧被認為是排在第5位的關鍵健康狀況指標。
血氧的飽和度是衡量人體血液攜帶氧的能力指標。當你在快速變化的海拔高度從事戶外活動時,監測血氧飽和度(SpO2)可以實時評估身體狀況,調整當下適合的強度,這些數據可以讓您了解您的身體如何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脈搏血氧還能監測睡眠中的打鼾情況——
通過復盤睡眠期間的數據,可以看到血氧飽和度在睡眠期間的變化和在低血氧狀態的時長,打鼾(睡眠呼吸障礙綜合征)的人睡覺時會有喘不上氣,呼吸停頓時間較久,也會體現在血氧數值的變化中。這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問題的輕重程度并防患于未然。
預估恢復時間
運動后到底應該恢復多久時間,即讓身體完全調整過來、又不至于過度恢復讓此前的運動效果打折扣?這就是「 預估恢復時間」的作用。
它會給出具體的恢復時間,告訴我們 距離下一次可以進行高強度訓練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中可以進行較為低強度的鍛煉以及保留足夠的休息時間。
效益指標
很多人會將運動作為下班后的放松方式,但并不清楚今天的疲勞程度和應該進行運動的強度。
「效益指標」就是這樣一個數據,它可以在你開始運動一段時間后告知你當下評估出的運動表現,正向數字越大表明今天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反向則說明應該輕度運動,讓身體更多得到休息和恢復。
另外它還能作為 「撞墻期」的警示。
當遇到體能極點時,「效益指標」的數值也會相應下降,你可以根據此項數值來了解到身體是不是能夠繼續以當前強度繼續運動,如果數值持續下降則表明強度太高,應該降低一些了。
身體電量
「身體電量」整合了壓力、心率變異、睡眠以及活動等等數據來計算身體電量數值,就好比手機的電量,數值越高表示身體狀態越好,能夠較好的應對工作以及運動;數值越低則表示需要休息以及恢復。
壓力分數
心理上感覺的壓力,最終都會體現在生理反饋上,比如某些激素的分泌、身體小動作透露出的秘密、心率的變化、食欲/睡眠質量的波動……等等。
根據監測到的心率變異值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可得出一個數值,HRV壓力分數(0-100分)——即可代表你當下的壓力狀況。
壓力分數很高時,就不建議去參與高強度的運動,或者開始繁重的體力/腦力勞動。睡眠不足就去小憩一會,如果作息正常,不妨做一組深呼吸,嘗試讓身體進入更放松的狀態,然后再去做正事。
當然,不管Firstbeat的算法本身多么強大、公式多么合理,它畢竟也只是算法,數據結合到個人,其有效的前提都是基于硬件本身的支持,以及數據采集的準確度,這也是Garmin一直以來的優勢。
你也可以看到,目前可穿戴產品在體積幾乎沒有變化的同時,產品內加入越來越多的傳感器,也有更加豐富詳實的生理數據。
“今天狀態如何”不該只是主觀上的感覺,在當下更應該量化的呈現出來。無論當下應該放開去運動、還是需要給自己一個小歇的片刻,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當然,除了各項生理指標,Garmin佳明還能為你做更多,點擊視頻,了解看看~
新年臨近,年貨節還在進行中! 點擊下方圖片參與Garmin佳明新年許愿活動,即可獲得不同表款共5張抵用券哦! 佳明佳禮帶回家~
看這里↓↓↓立即領取新春禮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