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疫情
我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根據省衛生健康委通報:2020年2月9日0~24時,我市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截至2020年2月9日24時,我市累計確診3例新冠肺炎病例,另有3名密切接觸者正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均無異常。
附:我市新冠肺炎病例統計表
樂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2月10日
我市新冠肺炎病例統計表
新冠肺炎人人易感
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新進展!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于2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
研究員馮錄召表示
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的傳染病
大家都沒有免疫力,人人易感!
同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
衛生防疫專家確認
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
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這里多出的一個“氣溶膠傳播”
也是這次疫情新進展的重中之重!
(視頻簡單解讀“氣溶膠傳播”)
來源:抖音@骨往筋來
什么是氣溶膠傳播?
傳播方式是什么?
所謂氣溶膠,學術地講,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
而通俗地講,為了區別于潔凈空氣,常使用含塵氣體或污染氣體來稱呼氣溶膠。事實上,氣溶膠可自然產生,比如云、霧、霾、飄在空中的灰塵,都是氣溶膠。
氣溶膠也可以人工形成,比如打噴嚏、咳嗽產生的飛沫,大飛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體表面,微小飛沫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后者屬于氣溶膠。
此外,一些醫療操作實施時,比如做氣管插管、支氣管鏡、齒科操作時,也會產生氣溶膠。
氣溶膠傳播不等于空氣傳播,而對于非醫護人員而言,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
/ 排泄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 /
2020年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醫院
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
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陽性
雖然檢測出 RNA不等同于是有活性的病毒
但可能性是有的,這使 “糞口傳播” 引起關注
不過,“糞口傳播” 不大可能通過吃
而主要可能是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
這是因為與呼吸活動類似
排泄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
患者排的糞便或吐的痰里面有病毒
干燥之后,就可能漂浮在空氣中四處傳播...
/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之遠
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 /
一個相關的研究證據是
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
涉及437個馬場的馬流感傳播事件
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
最遠達13公里
馬流感開始時,隔離政策的宣傳
和執行都很到位
沒有馬與馬的近距離直接接觸
但仍發現很多馬被感染
原來,感染區域與風向也密切相關!
這些證據說明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
及固定風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備
公里級的超長距離的傳播能力
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極高
因此具有長距離傳播能力的氣溶膠不容忽視
我們該如何對待氣溶膠傳播?
可能有人看到氣溶膠傳播會覺得恐慌
覺得連呼吸都是錯的
先別急,咱們看看專家們怎么說
▼
四川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李后強撰文表示:由于氣溶膠顆粒比較大,一般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 因此,一般醫用口罩(或者防范霧霾的口罩)可以阻攔這種粒子。
特別小的氣溶膠粒子(半徑小于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隨風飄走了,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而對于非醫護人員而言, 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
同樣,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病毒量能致病的可能性不高。
不能恐慌,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針對目前的傳播途徑
下面這些防護指引你一定要知道!
而且也要讓家人和朋友知道!
防控氣溶膠傳播
做好這幾點!
場景防護1:人與人接觸
與咳嗽者保持2米以上距離
1.盡量不串門、不聚集。與家里其他人盡量避免近距離的接觸(至少間隔1米以上距離),最好處于下風向;外出要佩戴好口罩。 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2.勤洗手,或隨身攜帶免洗消毒洗手液,特別在接觸了公共場所物件后、吃飯和喝水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之前確保雙手潔凈。
3.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盡量避開人群,用紙巾、手絹或肘部變曲抬起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飛濺。使用后的紙巾不要隨便亂扔,要放到垃圾桶里。之后要清洗雙手或進行手消毒。
4.如果家里有醫學觀察家居隔離人員,條件允許的話 盡量單獨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幫其設置套有塑料袋并加蓋的專用垃圾桶;生活用品實行專人專用,單獨洗滌消毒處理;
場景防護2:電梯里
錯峰乘坐+少打電話和談話
1 .戴口罩,錯峰乘坐,盡量避免與多名乘客同乘;盡量減少在電梯內、電梯間使用手機、打電話或談笑;盡量不要用搭客電梯搬運物品;攜帶衛生紙、手套或其他可隔絕物品,按電梯按鈕后,物品要妥善處置。
2.避免用手去擦/摸口、鼻、眼,觸摸電梯或公共物品后,及時洗手。
3.單位、小區物業應該在電梯按鈕、廣告牌等經常會被人觸摸的地方貼膜,并隔1-2小時就要進行消毒、更換貼膜。
場景防護3:衛生間
地漏每周消毒并加杯清水
家居防范氣溶膠傳播病毒
主要部位是各處地漏與衛生間馬桶
比如有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
出現腹痛和腹瀉
檢測發現病毒能夠在糞便中檢出
不能排除會出現沖廁所
導致糞便顆粒氣溶膠存在
1.首先,家中各處地漏口, 在非排水時,需要用蓋子遮擋,每周一次將一杯清水(約500mL)倒進排水口,然后倒入有效氯濃度 2.5g/L 的含氯消毒液 10mL(一茶匙),30分鐘后再倒入一杯清水,這樣可讓地漏彎頭處存夠水,起到隔絕作用。
2.衛生間要保持開窗通風, 建議每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不能自然通風的可采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來源:攝圖網
3.家中有人出現發熱、咳嗽、腹瀉、嘔吐等 癥狀時,可用消毒劑對衛生間物表、地面、馬桶等進行消毒。高頻接觸物件或部位如門把手、洗手池臺面、水龍頭開關、洗手盆、坐便 器、便池、馬桶按鈕等, 每日至少消毒兩次。
4.倡導良好的家居衛生習慣,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 不使用便桶等,減少污染物暴露和清洗時帶來的風險。沖水時養成良好習慣,先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并及時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
場景防護4:外出回家
避免穿鞋進家門
外出回家穿的鞋子
鞋底有可能踩到病人吐過的痰
再穿回家進家門,加上部分人家里
有可能會開空調或者地暖
就更有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家人
所以大家盡量避免
將外出穿過的鞋子穿進家門里
將鞋底朝上放在陽光直射、通風處
避免身體接觸到鞋底
越到最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都關乎著疫情的走向
乖乖呆在家,就是在戰斗!
這場戰役,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大家千萬要做好個人防護
聽從國家安排,不要輕易出門!
我們和病毒抗爭到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