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尾到今年年初,中國人民正在進行著一場特殊的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就是武漢新型肺炎,由于疫情的肆虐,到目前為止,國家已經投資建專門的醫院三座,最先建的就是小湯山醫院,幾天就建成了,1月23日,武漢市決定由中建集團在漢企業中建三局牽頭,在武漢市蔡甸區火速建設火神山醫院。在2月2日,醫院工程完成。如今火神山醫院開始接診,戰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開辟出新的戰場。總建筑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架設箱式板房近兩千間,接診區病房樓ICU俱全……這個建筑面積相當于半個北京“水立方”的“戰地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歷時10天。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于2月3日起在這所醫院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任務。過去10天,發生了什么?怎么做到的?新華社記者帶你去探訪火神山醫院落成全過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背后,是異常嚴峻的疫情形勢。從確定新建火神山醫院的1月23日當天到2月1日,9天中,武漢市確診病例從495人陡增至4109人。
不斷增加的定點醫院床位數量,遠遠跟不上疫情蔓延速度。“根據2003年抗擊‘非典’時的經驗,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醫院,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現有醫院的壓力,減少交叉感染。”一位參與抗擊非典的醫療專家表示,臨時醫院啟用后,更重要的作用是減少社會恐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