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參加工作的9年時間里,為了國家公路建設和經濟發展,他櫛風沐雨的戰斗在施工一線,始終默默工作、頑強拼搏,奉獻著青春、智慧和心血,并以飽滿的熱情、辛勤的耕耘、優異的成績贏得公司領導和同事的交口稱贊。他,就是 中鐵十六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經濟管理部工程師趙飛。
趙 飛
1
吃苦奉獻做楷模
2008年7月,畢業于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道路橋梁工程專業的趙飛,帶著滿腔熱忱和對理想的追求,先后在贛州至大余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南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等項目從事計劃合同管理工作。
工地的生活是枯燥的,但趙飛時刻提醒自己:“ 既然選擇了路橋建設這份工作,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和汗水,也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工作中,他始終兢兢業業,從看圖紙、查資料、到現場,反復復核測量數據,做到精益求精,準確無誤。
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趙飛在贛州至大余高速公路項目從事測量工作。近兩年時間里,他經歷了從學校到公司、從學生到職工、從理論到實踐的三個重要轉變,并掌握了水準儀、全站儀、GPS、隧道激光斷面儀、收斂儀等測量儀器的操作與使用,路基、涵洞、橋梁及隧道的施工放樣,隧道收斂、拱頂下沉、地表沉降及隧道斷面的測量。
在業余時間里,趙飛還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查詢資料,對線路的設計程序和圓曲線、緩和曲線、豎曲線、平曲線的設計,以及計算進行自我提高。他對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同事的認可,而他也從一個普通的技術員,一步步成為計劃合同部部長、經濟管理部工程師,逐漸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
2
攻堅克難創佳績
2010年8月,趙飛擔任大廣高速公路項目計劃合同部部長。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他沒有因為第一次負責計劃統計工作而措手不及,總是虛心請教、刻苦鉆研業務知識。通過對招標文件、技術規范、設計圖紙、計量規范及預算定額的仔細研究與推敲,單從材料調差環節就為該項目挽回損失760多萬元。
與此同時,趙飛在隧道塌方處理中積極與設計單位溝通,采用自進式管棚處理,尋找更合適的變更切入點,通過采用自進式管棚作為超前支護的施工方案,無論在質量、工期還是經濟效益上,變更后的設計方案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滿足了建設單位的質量要求和工期要求。經濟效益方面,由于掌握了材料采購和組價的主動權,該項變更的綜合收益達到了550余萬元。
針對自進式管棚在隧道塌方中的應用,趙飛還加班加點編寫了變更索賠案例《引進新型材料實現隧道塌方處理變更效益最大化》,獲得集團公司一等獎,同時編寫的論文《談統計工作在工程建設領域中的應用》,獲得集團公司二等獎。
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趙飛在南杭平申線航道改造工程項目中擔任計劃部部長期間,基于在大廣高速項目所積累的經驗,在該項目剛進場后,他便通過對施工方案及圖紙進行認真審核,努力尋找二次經營切入點,提高了收益率,并減少了項目成本支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0年,趙飛在贛大高速公路項目中,被江西省建設工程領導組評為先進工作者;2011年,在大廣高速公路項目中,獲公司年度計劃統計先進個人;2012年,在大廣高速公路項目中,獲集團公司年度變更索賠、責任成本先進個人;2014年,在杭平申航道改造項目中,獲集團公司經濟管理先進個人;2016年,被評為公司優秀共產黨員。
END
網絡編輯:史良琦
文字編輯:陸 敏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