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50年代我國警察隊伍使用了白色警服。具體來說,白色警服分為了55式警服和58式警服。這一系列警服總計使用了10年左右,到了1966年,被66式警服所取代。66式警服采用了草綠色的設計,那么,既然已經使用了10年的白色警服,為何要更換為草綠色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中國警服的變化。在19世紀初期,也就是清朝嘉慶皇帝在位時期,英國出現了近代化的警察隊伍。隨后,出現了專用的警服、警銜等等。至于清朝,還完全沒有警察這個機構。清朝的差役和官差,具有維持社會治安的責任,但是與專業的警察隊伍有很大的差別。在清朝統治的后期,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開始了末期的新政,新政的內容中,就包括建設近代化的警察隊伍。當時,清朝開始在天津等幾個城市進行試點工作。1912年,清朝滅亡以后,警察隊伍的建設戛然而止。隨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階段,北洋軍閥政權繼續普及警察隊伍建設。但是,由于大量的街頭混混、地痞流氓等混入了警隊,導致了舊時代警察的名聲非常差,甚至出現了殺良冒功的行為。各地群眾對于舊時代警察非常厭煩,由于舊時代警察都穿著黑色的制服。群眾中在暗地里,稱呼舊時代警察為“黑皮子或者黑狗子。”一轉眼到了40年代末期,鑒于群眾對舊時代警察非常反感,1949年,我國廢除了舊時代警察,建立了新時代的人民公安隊伍。
鑒于舊時代警服過于眨眼,我國警察隊伍沒有使用黑色警服。起初,我國警察隊伍并沒有專用的警服,還穿著之前的制服。進入1950年,我國警察隊伍換發了第一代警服,也就是50式警服。50式警服采用了米黃色的設計,同時采用了大檐帽等裝備。
不過與同時期其他國家的警服相比,50式警服還是比較簡單的。50式警服屬于臨時過渡性警服,在設計風格方面,與同時期的50式軍服基本一致,沒有體現出軍警之間的差異化。一轉眼到了50年代中期,隨著戰爭的基本結束,我國進入了發展經濟的階段。與此同時,我國軍隊和警察隊伍都開始了正規化建設。我國軍隊換發了55式軍服,我國警察隊伍在同一年換發了55式警服。雖然兩套制服都采用了55式,但差別很大。55式軍服在設計過程中,大量借鑒了蘇式軍服的特點。55式警服則不一樣,采用了白色的上衣和藏藍色的褲子,寓意清清白白為人民服務。兩種制服的區別很大,到了50年代末期,55式警服出現了改進版,也就是58式警服。
58式警服僅僅進行了一些改進,58式警服的夏季服為上白下藍,冬季服則是全藍色的。在五六十年代的一些老電影中,經常能夠看到55式或者58式警服的身影。一轉眼進入了60年代中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影響,1965年,我國軍隊停止使用55式軍服,開始換發65式軍服。對于65式軍服,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講究草綠色的軍服和解放帽的配合,最經典的就是紅星和紅領章。與此同時,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也開始進行變化。
一年以后,也就是1966年,我國警察隊伍停止使用58式警服,開始換發66式警服。66式警服在制服顏色和樣式上,與65式軍服基本一樣。僅僅是帽徽樣式不同而已,此外,66式警服采用了藍色的褲子,也算是差別。由于兩種制服從顏色、樣式等各個方面都基本一樣,出現了相互混淆的情況。在六七十年代,當時的信息傳播很慢,而且傳播途徑有限,很多群眾根本分不清警服和軍服的差別,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66式警服裝備警察隊伍之后,由于與軍服過于接近,很多方面并不方便。時間進入了70年代前期,鑒于66式警服的問題,我國開始對警服進行改進。70年代前期,72式警服開始裝備我國警察隊伍。認真的說,72式警服在很多方面重新回到了55式、58式警服的設計。草綠色的警服推出了歷史舞臺,72式警服的夏季服為上白下藍,冬季服為藏藍色。在一些反應六七十年代的電影和電視劇中,干警們穿的就是72式警服。
例如當年非常經典的《便衣警察》,就出現了72式警服。不過認真的說,72式警服仍帶有66式警服的一些特點,例如紅帽徽和紅領章。尤其是紅領章,從60年代到80年代,屬于我國各種武裝力量的標配。作者的父親當年曾經在海軍服役,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軍服已經破舊,就剩下一頂水兵帽、一頂解放帽和一對紅領章。從58式警服到66式警服,帶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由于采用了白色的上衣模式,55式、58式警服每逢夏季,非常容易弄臟。
即使沒有出現66式警服,也會出現其他樣式的警服取代58式警服。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武裝力量的制服都會進行不同的變化,這是各國通用的道理。從制服下發到基層反饋,肯定會出現各方面的問題。例如從50式到55式、58式,再到66式,最后到72式警服,都反應了這個道路。關于我國警察隊伍制服發展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