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關注金融科技的發展應用,金融界特邀前沿專家,對話科技,預見未來!
本期嘉賓:Morgane Kimmich博士Juniper Network研究總監
對金融體系最大的影響在于成本的節約
金融界:區塊鏈技術將如何影響金融業?區塊鏈是否有可能重塑我們的金融服務業?您認為我們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大規模應用有多長時間了?
Morgane:瞻博網絡認為區塊鏈對金融服務存在多種多樣的影響。例如,在金融結算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更加標準化的流程,降低錯誤風險,同時可以提供安全、分散而透明的金融環境。這尤其適用于資金轉移領域,該區域已經推出了一些區塊鏈驅動的網絡體系。
但是,瞻博網絡認為,區塊鏈對金融服務產生最大的影響將來自于其節約成本的潛力。盡管文書工作的減少將對金融部門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大幅度的資金節省來自于的合規和信用記錄。預計到2030年,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銀行每年可節省近270億美元。
盡管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對區塊鏈應用表現出興趣,包括金融結算,數字貨幣,智能合約和物聯網支付方面的案例,但是瞻博網絡認為整個金融領域距離大規模采用區塊鏈技術還有一段時間。簡而言之,金融機構仍然在研究區塊鏈應用于金融機構的潛力,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協同性,可擴展性問題以及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應用中存在挑戰,上面只列舉了一些,都阻礙著該技術的發展。
瞻博網絡預計,2024年后金融機構將節省數額客觀的成本,而區塊鏈技術將在2030年后變得越來越普遍。
貸款領域的金融體系有望被重塑
金融界: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如何影響金融體系?他們會改變現有貨幣的地位嗎?你認為加密貨幣的未來會怎樣?
Morgane:在某種程度上,加密貨幣可以重塑貸款領域的金融體系,因為這樣消費者在需要貸款時不必去傳統銀行。這是緣于以加密貨幣為基礎的P2P網絡的出現,其中借貸平臺將借款人與在平臺上注冊的貸方網絡相匹配。除P2P借貸外,許多中央銀行,如瑞典瑞典央行和丹麥中央銀行,正在探索區塊鏈技術是否可用于創建和發行DFC(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的出現可以提高透明度,減少欺詐,實現即時結算并創建一個普遍接受和可互操作的支付工具。在用于國際匯款的新的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系統中,一系列“穩定貨幣”被用來以更有效的方式處理跨境支付。
關于加密貨幣的未來存在很多爭論。雖然比特幣近年來遭受了許多批評,但它的出線激發了其他加密貨幣(如Litecoin或Ripple)的發展。瞻博網絡認為,加密貨幣在促進支付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因為它們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提高透明度和速度。然而,瞻博網絡認為加密貨幣距離成為法定貨幣有很遠的距離,因為它們目前仍然不穩定,并且與欺詐、黑客和丑聞有關。
可擴展性是區塊鏈金融科技發展的最大障礙
金融界: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中,是否有難以打破的技術瓶頸?在實際應用中又有哪些限制?
Morgane: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面臨許多挑戰。首先,區塊鏈具有互操作性問題,因為它與銀行已經使用的不同系統不兼容。這既是技術的挑戰,也是思維模式的挑戰,已建立的業務實踐有時難以分解。其次,金融機構將需要使用私有區塊鏈,這需要進一步技術發展以滿足數據隱私和保護要求。此外,使用的平臺需要足夠強大以支持多種安全協議(例如權限和訪問許可),以保護整個網絡免受潛在攻擊,并將不同部分的訪問全新分配給不同的員工。此外,區塊鏈技術仍然缺少金融機構廣泛采用的國際和國家法規。最后,也是最大的障礙,區塊鏈技術仍然存在可擴展性問題。雖然正在通過Hyperledger Fabric或Ethereum Plasma等解決方案逐步增加網絡可以支持的交易數量,但該技術仍遠未能夠處理金融機構處理的大量數據。
區塊鏈平臺需要全面的風險評估
金融界: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信息是否安全?這種分散存儲更有可能將人們的隱私暴露給潛在的風險嗎?有哪些技術解決方案?
Morgane:區塊鏈空間的安全性很難定義。雖然區塊鏈的分散協議使得黑客更難獲取加密貨幣或信息,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可能。黑客目前正在開發竊取加密貨幣或信息的創造性方法。例如,在智能合約這個例子里,區塊鏈上存儲的信息安全程度首先取決于承銷這些合約的代碼的強度。這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威脅,因為代碼過去存在缺陷。例如,由于其代碼漏洞,DAO(分散自治組織)在2016年遭到黑客入侵。除非離線操作,因此區塊鏈錢包面臨與非區塊鏈系統相同的安全問題。過去幾年中發生的幾起引人注目的比特幣盜竊事件說明了這種情況,最近一起發生是2019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大規模黑客攻擊,有價值4千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
雖然區塊鏈平臺可以找到這些新攻擊的解決方案,但這些方案基本上是在已經發生攻擊之后實施的。為了先行防止這些攻擊,區塊鏈平臺需要對其鏈條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識別并對潛在的弱點進行操作。
來源:金融界網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