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華子,都說病毒在潛伏期不發燒,也一樣有傳染性,那么用測體溫來篩查感染者還有什么意義呢?華子回答他,測體溫很有用,即使感染者在潛伏期不發燒,但在發病之后,將近90%的感染者都有發燒的癥狀。所以測體溫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大的概率找出可能的感染者。
想阻止病毒傳播,主要有三種方法:
其一、隔離傳染源。
其二、切斷傳播途徑。
其三、保護易感人群。
傳染源,就是指感染者。能不能迅速發現感染者,并且隔離起來,是控制病毒傳播最關鍵的一環。理想的尋找感染者的方法,是讓所有人都去做CT篩查以及病毒核酸測試。但是很顯然,這個方法耗費巨大,以目前情況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目前階段,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測體溫的方法去篩查發熱病人,爭取最大可能去發現疑似感染者。
切斷傳播途徑。現在號召的全民戴口罩、勤洗手的防護措施就是為了切斷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因為呼吸道病毒最主要的傳染方式就是近距離的飛沫以及直接接觸傳播。只要每個人都戴上口罩、勤洗雙手,就能有效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了。
保護易人群。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病毒,人類沒有針對性的抗體,每個人都屬于易感者。而保護易感人群的最佳方式,就是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就是現在的全民“禁足”,只要減少與他人接觸,就可以保護好自己。
從以上的方法可以看出,阻止病毒傳染的關鍵點,就是控制傳染源。相對于讓全民自我防護,居家隔離等措施,把感染者隔離起來治療的成本最低,對社會正常運行的影響最小。
現在整個國家防疫形勢嚴峻,所有人都在居家隔離,正常的商業生產幾乎停滯,經濟損失達萬億之多。我們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就是為了把全部的感染者都篩查出來。
雖然潛伏期的感染者不會發燒,但是在目前對病毒嚴防死守的情況下,他身上的病毒很難傳播給他人。90%的感染者渡過潛伏期時,就顯露出發燒癥狀,而通過測量體溫,就會很容易地把感染者篩查出來,進行隔離治療。
所以從防疫的角度來看,對人群用測量體溫的方法來篩查是十分必要的。配合全民防護、居家隔離的手段,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感染者并隔離,把整個社會的損失降到最低。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輕敵,要繼續堅持自我防護與隔離,配合醫學檢查,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