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湖北省各市縣風險等級如何調整?人員如何流動?公共交通運輸如何恢復?在今天(3月14日)下午舉行的湖北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相關負責人一一回應。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柳東如介紹,目前,除武漢市仍為高風險外,湖北省其他市縣的風險等級有所下降。同時,低中風險地區對具備駕駛資格且有自由車輛的人員,省內可憑“綠碼”自駕車安全有序通行。
湖北省大部分市縣均為中低風險
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柳東如介紹,截至3月12日24時,湖北全省除武漢市為高風險外,其他地區均為中低風險,其中低風險市縣63個,中風險市縣12個。與3月10日相比,18個市縣由中風險降至低風險,5個市縣由高風險降至中風險。
他介紹,下一步,湖北省將繼續加強疫情風險等級評估,細化分級、分類的防控策略,為實施科學精準防控提供依據。
低風險地區解除社區村組封閉管理
隨著湖北省疫情風險等級評估的變化,社區(村)管控措施如何調整?柳東如介紹,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策略,全區域解除城市社區和農村村組封閉管理,加強疫情嚴重地區以及高風險地區流入人員的跟蹤管理,做好健康監測和服務,加強疫情監測和特殊場所、特殊人群的防控。
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策略。各級縣級指揮部參照疫情防控分區、分級評估標準,科學評估轄區城市街道、鄉鎮風險等級,低風險街道鄉鎮的社區、村組全部解除封閉管理。
中、高風險地區的街道、鄉鎮中無確診病例的社區、村組,解除封閉管理,以學校、班級、樓房、單元、工廠、工作間、工作公共場所、辦公室等為最小單位,以病例發現、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分析為線索,合理確定防控管理的場所和人員,實施針對性防控措施。
高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輸出嚴格管控的策略,繼續停止聚集性活動,繼續實行區域交通管控。以市域、縣域為單位,全面排查發熱患者,及時收治和管理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醫學觀察;對發生社區傳播或聚集性預警的城鄉社區、村組與相關場所進行消毒,采取限制性人員聚集進出等管控措施。
社區一旦出現疫情反復及時調整風險等級
調整社區(村)管控措施后如果再出現散發病例或者聚集性疫情怎么辦?柳東如說,社區管控措施解除后,將繼續保持對疫情的警惕性不降低,防控要求不降低,防控力度不降低,細化疫情防控方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努力做到疫情不反復。
同時,加強疫情監測工作,如有疫情反復的個案發生,及時調整區域風險等級,及時做好個案處置,嚴格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疫情防控措施,確保疫情不擴散。對出現聚集性疫情或兩個以上疫點的縣市區,要及時調整縣市區的風險等級,果斷恢復社區管控措施,并做好疫情處置工作,確保疫情不蔓延。
中低風險地區人員憑“綠碼”在省內有序流動
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介紹,為做好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和提供交通運輸保障,湖北省將堅持外防輸出、內防擴散的總體要求,做到省內人員合理、安全、有序流動。
他介紹,具體來說包括幾個原則。一是分級負責,各市州、各縣市區指揮部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員安全有序流動的交通保障;跨市州人員安全有序流動交通運輸管理的協調由省指揮部交通保障專班負責統籌。
二是分區控量,各地按照錯峰、分批必須適量的思路,防止一哄而上,做到有序、有效組織交通運輸。
三是無縫對接,人員輸出地和輸入地要根據出行的流量、流向等合理選擇和確定運輸方式,加強各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形成人員數據的信息閉環,將流入人員納入流入地的防控管理。要做到安全有序流動,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綠碼通行和點對點一站式的辦法,集中分批、精準輸送勞務人員安全返崗。
針對分區、分級的要求,朱漢橋具體解釋說,低、中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綠碼”在省內安全有序流動,確實無法申領健康碼的也可憑現住村、社區出具的健康監測證明出行;武漢市以外其他的高風險地區人員憑健康碼“綠碼”可與省內流入地采取點對點的方式,安全有序地流動;武漢市繼續實行嚴格的離岸通道管制措施,服務好援鄂醫療隊、國家部委援鄂人員、防疫重點工程援建人員以及境外人員(包括國外及港澳人員)。
有序開通公共客運,高風險地區客運航班等繼續停運
朱漢橋表示,湖北省的交通運輸管理本著高效、便捷、安全、可控的要求精準施策。提倡自駕出行、有序通行。
他介紹,低中風險地區對具備駕駛資格且有自由車輛的人員,省內可憑“綠碼”自駕車安全有序通行;小區、村組、防御卡點查驗司乘人員“綠碼”測溫正常即可放行,無需另行提供健康證明、流入地接收證明和車輛通行證等。
同時,鼓勵“點對點”包車,低中風險地區不具備駕駛資格或無自有車輛的人員以及規模適中、流入地相對集中的人員,省內可憑健康碼“綠碼”,由用工方或組織方租用有經營資質的社會車輛,提供“點對點”一站式包車服務,無需另行提供健康證明和車輛通行證等。
朱漢橋表示,將有序開通公共客運。低中風險地區省內客運航班、旅客列車、客運汽車、客輪以及城市公交在采取必要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復。他強調,縣域內公共交通有序恢復由縣級指揮部決定,市州區域內的公共交通有序恢復由市州指揮部決定,跨市州公共交通互通恢復由起止地市州指揮部協商確定。
司乘人員憑“綠碼”乘車,無需提供流動證明、流入地接收證明和車輛通行證等,但途經高風險地區不得上、下旅客。
武漢市及其他高風險地區客運航班、旅客列車、客運汽車、客輪以及城市公交繼續停運。
客運車輛客座率控制在50%
隨著湖北省有序恢復市域公共交通,那么在交通運輸環節有哪些防控措施?朱漢橋回應說,按照湖北省指揮部關于分區、分級、分時、分類原則有序復工復產的要求,各地根據風險等級的實際情況已陸續發布了安全有序恢復公共交通的措施。為了做好交通運輸環節的防控,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相關通知,對各交通運輸承運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
通知明確,湖北實施“綠碼”乘車。全省實行一人一碼,亮碼通行。督促承運企業配備乘務人員或安監人員,督促做好乘客憑“綠碼”乘車,做好從業人員的衛生防護,要求乘客佩戴口罩等,督促乘客不在車廂內走動。
同時,實行分散售票,隔位售票、錯位分散就座。按照半程運行的要求,嚴格控制客運車輛50%的客座率。預留隔離席(區)。客運站場和公交工具都要預留疫情防控的必要空間和席座,用于配合衛健部門實行隔離措施。
此外,加強客運站場和交通工具的消毒通風,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嚴格執行車輛動態監控管理和客運站管理的有關規定,抓實抓細各項防疫防控措施,確保安全營運。
各地可用就業資金給予交通補貼
針對農民工返崗復工的問題,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董長麒介紹,將通過提供點對點、一站式服務等措施,安全有序地推進農民工返崗復工。
他說,湖北省一方面依托人社部“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用工對接服務平臺”,引導農民工注冊登記。另一方面指導各地在當地防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下,通過微信、小程序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更加廣泛地開展調查。
同時,湖北省將提供行前服務、護送服務,還將建立資金保障機制。他表示,在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領導下,各級人社部門將與公安、交通運輸、衛健等部門加強共同銜接,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可以結合實際,用就業資金給予交通補貼。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