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醫科湖北航天醫院地處湖北省孝感市,這里是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新型冠狀病毒快速蔓延,讓人避猶不及。然而,湖北航天醫院的醫護人員卻選擇迎難而上。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有一群堅強勇敢的女性醫護人員,她們舍小家、顧大家,不懼疫情、不辭辛苦,用專業的醫護水平和無微不至的貼心關愛,與患者們攜手共渡難關,譜寫著巾幗航醫戰士們無悔的青春。
火車因一名護士停靠孝感
因為臨近疫情發源地武漢,孝感等湖北十幾個城市陸續封城。但隨著疫情的不斷加劇,許多已經到外地的醫護人員紛紛請戰,要求返回工作崗位抗擊新冠肺炎。短短幾天,湖北航天醫院已開具百余份返城上崗證明。
1月28日下午4點,從信陽到長沙的 K457火車在孝感站停下了,整個站臺上只有一人下車,她就是湖北航天醫院普外科護士梅定。
1月26日,正在江蘇省昆山市跟家人過年的梅定得知科室人手不足的消息后,很想回到工作崗位。家人們擔心梅定的安全,但深明大義的父親看穿了她的心思,父親說:“去吧孩子,不要當逃兵。”這句話如同定心丸一般,給了梅定勇氣,她立即開始了返崗之行。
然而,怎么都買不到火車票的梅定只能先從昆山去到安徽合肥,又輾轉到距離孝感較近的河南信陽,到了信陽再想辦法坐汽車回孝感。但此時信陽早已沒有汽車能進入湖北,她只好又去火車站碰運氣。“在火車站,一位城管幫我聯系了火車站站長,了解我的情況以后, K457 的列車長同意讓我在孝感下車。”原本在疫情期間不得于湖北省內停靠的火車,破天荒地為一名護士在孝感站停下了,梅定終于回到了孝感。
梅定在信陽火車站辦理手續
湖北航天醫院寫給信陽市城管局的感謝信
1995年出生的梅定,也不過25歲,她告訴記者,一天一夜的輾轉返崗之路也曾令她感到害怕,但身為航天醫院的一員,救死扶傷是她們的天職,維護健康是她們的使命。果然,她沒有辜負這一番波折。如今,梅定已經作為第二批抗冠醫療支援突擊隊隊員,深入孝感東南院區救治中心一線,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湖北航天醫院醫護人員的請戰書
抗冠醫療支援突擊隊的請戰書上寫道:“我們是航天人,我們都有一個英雄夢,現在正是實現我們夢想的時候。”在疫情肆虐的環境中,一個護士個人的力量雖然渺小,但她深知疾病的可怕,還是毅然決然地迎難而上,正如羅曼·羅蘭所說,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從梅定踏上返崗之路的那一刻,她已經是英雄了。
從大年初一起還沒回過家
若將抗擊新冠肺炎比作一次戰役,那么隔離病房就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
李夢林護士長是湖北航天醫院隔離病區的總負責人。她告訴記者,隔離治療可以有效切斷傳染源,降低傳染率,治愈感染病人。然而,由于病源密集,若防護不當,醫護人員極易被感染。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4點,李夢林接到了臨時通知,醫院抽調各個科室的醫護人員組建了一個11人的小隊,于大年初一早上8點進入隔離區。從那天起直到現在,李夢林和她的“戰友們”都沒有回過家。
湖北航天醫院隔離病區的女“戰士”們
隔離病房的工作考驗著大家的專業力與抗壓力,除了業務水平,更需要細心與愛心。在這里,被隔離治療的病人不能被家人探視,病魔纏繞、內心孤獨,許多患者的情緒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醫護人員除了在進行專業醫療護理之外,還要進行心理疏導。不僅如此,連幫患者送飯倒水、傳遞探視物品也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有一位患者,入院前曾經中風,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同時突發腦梗,隔離后行動不便,又沒有家屬陪伴,洗漱、喂飯、如廁等需要貼身照顧的事都落在了護士的身上。“這個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但有些事必須很近距離接觸才能幫助到他,”李夢林說,“危險無處不在。”即便每天的工作危險又累心,但本著醫者父母心的心態,航天醫院隔離病房的護士們還是耐心盡責地給患者們進行全方位診療護理。
每天,大家先到集中辦公區穿洗手衣,再穿隔離衣,最后套上防護服,然后去到各個隔離病房。隨著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當初的11人小團隊,已經擴展到由19名護士與10名醫生為一組,共兩組人馬輪班的大部隊。隔離病房的規定十分嚴格,大家都無法回家,每天只能通過電話和視頻與家人聯系。“最難熬的就是親情這關吧。”李夢林說。
在這里,不僅是患者需要心理疏導,長期在隔離病房里高壓工作的醫護人員也需要時常寬慰自己。好在,醫院經常派專家來進行心理輔導,配合中藥調理,保障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李夢林笑稱:“醫院給我們的保障很貼心,所以我們沖在一線很放心。”事無巨細、兢兢業業,體貼入微,這就是她們日常工作的寫照。專業的醫療護理和暖心的照顧,為那些身處磨難的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
上周,醫院傳來好消息,經過醫護人員多日的精心治療與護理,首批6名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均達到臨床治愈出院標準,于2月13日16時走出醫院隔離病區。
首批出院的患者
文/中國航天報記者 任悅鳴 湖北航天醫院 常思敏
圖/湖北航天醫院
編輯/劉喆 趙聰 劉巖
審核/陳立
監制/索阿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