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滬深兩市各大指數分化較大,其中,滬指全天觸底反彈,截至收盤收漲0.72%,而創業板則是跌超1%失守60日線。近兩個交易日最明顯現象就是,前期高位的趨勢股,以及科技股整體調整,而以鋼鐵、水泥為代表的周期板塊則是集體爆發。
市場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公募基金年底考核在即,為了排名,尤其是基金抱團的板塊,結合龍虎榜數據,高位趨勢股出現閃崩行情,機構態度出現分化,雖然主力機構獲利了結的占多數,但也有主力機構看好后市,資金場內博弈分化較大。
而代表著外資的滬深股通資金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凈流入,今日更是大幅凈流入了70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42.47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7.29億元。加上11月26日就是A股今年第三次納入msci擴容,預計會帶來430億元的增量資金,外資一直凈流入,作為內資,也不能將便宜的籌碼拱手相讓!
根據東財Choice數據統計,連續兩個交易日各行業主力資金動態表現來看,電子、計算機以及醫藥生物這三行業主力資金出逃最嚴重,凈流出了分別為102.39億元、72.33億元、65.22億元。科技股是主力機構近期殺跌的主要動能。
反觀近期周期板塊,房地產、建筑裝飾、鋼鐵以及采掘等行業獲得主力資金增持,其中代表個股以萬科A、中國交建、紫金礦業、韶鋼松山等獲主力資金加倉靠前,凈流入資金分別為9.37億元、1.72億元、1.64億元、1.27億元。
周期漲的邏輯是“低估值、低風險”,而科技領跌的邏輯可是“高估值、高風險”,尤其是周期板塊,估值低是該板塊的特色,比如鋼鐵、建筑裝飾、采掘這三行業最新市凈率分別為0.97倍、1倍、1.04倍,而科技股板塊,以計算機為首的行業,最新動態市盈率85.15倍,高于市場平均水平,部分科技的核心股票受抱團的情況,導致估值嚴重偏高,有的估值甚至已經達到明年年底,再往上走風險也就較大了。
相較于周期板塊來說,華創證券在鋼鐵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中給到一定的分析,其中,鋼鐵行業基本面上,華創證券分析師從需求、供給以及庫存這三點給出一定的看法。
需求方面,華創認為從螺紋鋼今年的需求總體偏強,旺季需求彈性很大。地產銷售持續回升,地產商的資金狀況好轉,新開工再次反彈,從總量數據印證強勢需求。進入11月份在去年較高的需求基數上,螺紋消費仍然有明顯超季節性的同比表現,強需求是未來一段時間主基調,季節性下滑的速率會慢于歷史規律。
供給方面,九月份開始,低利潤下螺紋鋼開始持續減產,從前期370-380萬噸的平均水平將至340-350萬噸,11月份利潤雖然大幅增長,但高爐的檢修計劃都已經提前制定,因此長流程產量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而庫存方面,11月份在需求的超預期下,連續幾周去庫存都大超市場預期。在需求超預期,供給低位徘徊,庫存高速去化下,鋼鐵價格以及利潤有望近期大幅上升。
總的來看,前期超跌后的鋼鐵等周期股估值嚴重偏低,而結合目前鋼鐵行業的“需求、供給、庫存”這三點來看,尤其是一些優質的周期股,無論從估值角度看,還是從業績角度來看,該行業四季度都存在一定的優勢。
作者:A股大數據透視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