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暴跌的全球股市,終于迎來一輪強勢反彈。
在市場對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獲批感到樂觀的預期下,疊加全球大規模寬松政策的陸續出臺,美股市場情緒回暖。周二,美三大股指開盤均漲超5%,隨后漲幅繼續擴大。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報20704.91點,大漲2113點,漲幅11.37%,創下了1933年以來單日漲幅最高的記錄,道指也重新回到了20000點。標準普爾500指數報收2447.33點,漲幅9.38%;納斯達克指數報收7417.86點,漲幅8.12%。
早前已收盤的亞太股市同樣集體大漲。日經225指數當日大漲7.13%,韓國首爾綜合指數漲8.60%。A股三大股指也集體飄紅。
Wealthfront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安迪·拉赫列夫(Andy Rachleff)認為,股市入熊并不是世界末日,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由熊轉牛往往比由牛入熊來得更快,更容易。他在著名分析網站Seeking Alpha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專門論述這一觀點。
2020年開年階段股市屢創新高,但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形勢急轉直下。2月19日至3月11日,經過連續三周暴跌,道指和標普500指數無奈入熊。哪怕美聯儲降息100個基點并且啟動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也沒能成功拯救市場,反而讓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飆升,恐慌指數VIX更一度升至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之前每當出現熊市時,許多散戶會在市場下跌時迅速拋售,因為他們擔心牛市一去不復返。具體到這次危機,由于美股在此前多次刷新歷史新高,而且市場泡沫巨大,導致投資者對一丁點下跌信號都格外敏感。因此,當利空出現時,投資者受到強烈的心理沖擊,恐懼和不確定性在市場迅速蔓延,許多投資者撤離股市,轉向固定收益資產。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牛市不僅會卷土重來,而且歷史證明回來的速度比投資者想像的還要快。
那么熊市會持續多長時間呢?歷史數據可以給我們提供參考。從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到,自1965年以來,美股已經出現過16次市場修正(即從高點下降10%)和12次熊市。下表顯示了每次市場調整的規模以及市場成功反彈、回升至到峰值時所花費的時間。
統計顯示,出現市場修正后,股市的平均恢復時間為126天,這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并不長。然而,許多研究機構發現,只要市場下跌,散戶就會馬上退出市場,導致他們平均每年損失3.5%的收益。
毫無疑問,走出熊市的時間要長得多,平均為637天。但需要注意的是,1970年代美股花了六年時間走出熊市,大大拉低了平均復蘇速度。而最快的一次復蘇,只花了121天。從歷史上看,堅持撐過了熊市的投資者在接下來的1.7年中獲得超過20%的收益,回報率非常誘人。
綜上所述,股市入熊并不是世界末日。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熊市不是其退出市場的理由。相反,拉赫列夫認為在熊市上進行投資可以增加你退休時持有的股票的價值。
“簡單地說,如果你在1965年1月1日開始投資股市,并在接下來的55年中忍受了所有的市場調整和熊市,到今天,你的復合收益率將達到6.51%,遠遠超過3.91%的復合通貨膨脹率。”
但是人性的恐懼很難克服,很少有投資者可以在市場動蕩的時候做到忽略市場調整和熊市、堅持不退場,哪怕你是征戰股市多年的沙場老手。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