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做的10件事
千萬不要準備整段的詞,這會給你套上一個枷鎖
記者準備內容,不要準備語句,完整地照著之前寫好的東西來背誦,這是最危險的。
比如說,記者首先說天不錯,接下來說旁邊人很多。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稿子:“今天的天氣萬里無云,溫度是25攝氏度,4級風……”忘掉了一個環節就有可能全部忘掉了,這是自己害自己。
千萬不要忘了PGM減1
就是播出信號聲源減去自己說話的聲源,否則你一邊在說話的時候一邊在耳機里可以聽到自己延遲一秒以后的聲音,這對于出鏡記者來說比任何的干擾都大,
在試聲音的時候,因為你是通過電話在試,所以提前試不出來?你一定要在試的時候提醒錄音師說給我減1了嗎?
千萬不要給大系統添麻煩。
記得在地震的后期,有兩個平面媒體的記者在唐家山已經告急的情況下,不顧所有人的勸阻又上了大壩,最后是動用了救援資源把這兩個人救下來。,這兩個人直到被救下來的時候都非常高興,非常得意。你看我作為一個現場記者,我到一線去了。我們且不從大的社會效益的角度評價這兩個人的行為,是否給整個的災區救援帶來更大的負擔。但是當你是一個讓人不放心的人,給大系統添麻煩,給領導添麻煩,你就可能沒有下一次機會了。
千萬不要隨意破壞和后期導演的時間約定
在直播開始之前導演通常會告訴前方記者,這一段直播在幾分鐘之內結束,作為前方記者,一定要遵守約定。如果記者一下子說了八分鐘,在直播中導演不好打斷記者,但是你們之間的信任關系會完全打破,在導演的心目當中你就是愛超時的人,不是一個靠譜的人。
在一個直播系統當中,互相的信任是整個關鍵,千萬不要因為你想出風頭而打破它,這是作為直播出鏡記者的第一原則。
現場千萬不要把話鋪得太滿。
一定要留白,要讓現場本身說話,讓同期聲進來。
比如某個段落,記者從一處走到另一處,移動時這三秒鐘可以不說話,因為你是鏡頭跟隨,觀眾不會覺得這當中斷了。相反,你鋪滿了,你就是一個話嘮。
千萬不要做沒有必要的出鏡
干說背景信息不能說明什么的時候,沒有必要出鏡。
最常見的比如一則常規的新聞:“幾月幾號第七屆農業博覽會在北京農展館舉行”,各種攤位都是農業新技術成果展覽的內容,我們經常看到的記者出鏡就是“8月6號第七屆農展會在北京農展館舉行,這次參加的一共175個單位。”這個鏡頭應該是在高角度拍攝的農展館的展覽畫面當中解決問題,這就不需要出鏡了。
千萬不要把攝像變成死的
90%現場報道的記者的身后攝像是死的,不是攝像的能力不夠,而是記者的觀念不夠,沒有把攝像機調動起來,根據你的語言推、拉、搖、移,把現場大量的信息都丟了。
千萬不要假裝“剛好碰上”
我們所有的記者在現場請嘉賓全是設計好的,全是嚴絲合縫,一看就是在等著采訪,這種情況下,記者還經常墊一句話,“我們在現場剛好遇到了誰誰”。
在現場的嘉賓的功能是什么,一定是他不可代替,一定要一個環節讓他解讀,這時候嘉賓的出現天然就不假,因為有一種內容的懸念。現場可以變成臨時演播室,記者上來就說,“今天誰誰跟我在這兒進行報道。”直接說破,這樣就是一個非常自然的流程。
千萬不要霸住鏡頭
現在有不少記者,讓所有鏡頭集中在他身上,沒有讓周邊這些物品開口說話,這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因為現場永遠比記者的臉更有魅力,特別在突發事件面前。堅決不能出現記者在鏡頭前侃侃而談,或者僅僅是單邊鏡頭推拉搖移!單邊直播一定要提前多角度拍攝畫面,在直播中插畫面!
千萬不要連線一結束馬上就走
前方記者說完結束的契口后,前不要馬上撤離鏡頭做萬事大吉狀,要直視鏡頭至少1分鐘以上,手按耳麥做傾聽演播室信號狀,不時頻率稍慢地頷首點頭~~~直至導播喊:OK,信號切走了,沒你戲了后臺呆著去吧。
千萬不要隨便在報道中下結論
不能簡單地羅列數據,更不能隨便下結論,盡量戒絕“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響”、“汛情平穩”這樣的話,應以可信的數據和細節來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
推薦的5種工作模式
1.直播車+現場報道短片當直播車能抵達的現場,不如新聞現場的時候,一定要在新聞現場進行報道。有的時候直播車的作用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以直播的方式拍攝的短片傳回去,并且只要傳回去就能播出,這就是勝利。
2.出鏡=記者+攝像我們現在80%的出鏡現場只是一個凝固的照片,從頭到尾報道,鏡頭的景別沒有變過,這么一個取景框能有多少信息?這個原因是記者和攝像沒有進行很好的溝通。記者要陳述什么樣的內容,要提前告訴攝像,說什么,得搖到這個,這個東西很重要。你尊重他,你刺激他,攝像會激起無窮的創作動力。
直播前,把行進的路線,將說到的內容跟攝像說一遍。比如先會從那邊的碎房子說起,其中說到這個碎房子的情況,然后這邊的旗桿,之后說那個門框……而且問攝像,這對攝像的運動路線來說,是舒服的嗎?如果記者的語言邏輯這樣安排是最舒服的,但攝像說沒有辦法這么給,記者就得調整自己的語言邏輯。
把尾句給攝像,清楚地告訴攝像,尾句不要回記者或者尾句一定要回記者。如果不回記者,告訴攝像,最后一句話大概說到什么,落在什么上。
3.做好“第一個”不平均分配體力用50%左右的精力去準備頭10%的內容,不要平均分配體力,為什么?只要把開始的部分做好了,后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如果開始的部分磕磕絆絆,把自己扔在那兒,后面會不斷地出現錯誤。
第一,要對第一場格外在乎。
第二,第一場如果是兩個小時,就要對頭幾分鐘格外在乎。
第三,如果這頭十幾分鐘,要面臨幾個嘉賓,要對問他們的第一個問題格外在乎,
4.延時現場直播一般不延時,是否延時取決于前方記者的判斷。如果安全就不延,不安全才延時。
如果現場不安全,可以提前將畫面拍回來,記者再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出現場,直播時插畫面,這樣可以保證直播中雙方對話。
5.語錄你要活在現場,不要立在現場。(指記者的出鏡形式)
永遠不要被你準備的東西絆住了手腳,現場永遠是最有魅力的。
如果把所有的詞都背下來,那么你的臉上永遠呈現的是下一句話的表情,因為你永遠在想“下一句話該說什么”。
雜項
出鏡背景
一定要和報道的主題有緊密聯系
比如不少記者出鏡會選擇在樹叢前面,出鏡的內容是關于房地產,也可能是關于樓市,這就不如選擇在大型房地產廣告前出鏡。
行走的出鏡形式
現在常態的中近景形式太多,很少用到行走的形式。比如站在商店門口說,是不是可以變成邊走邊說?
有一個相對來說的經驗:如果背景是靜的,記者就要是動的,如果背景是動的,記者就要是靜的。在汶川大地震報道中,日本媒體在醫院的采訪,記者沒有“觀眾朋友你好,我現在在成都現場的醫院,現在怎么怎么樣”的正像亮相,全部是在醫院采訪各個方面的畫面。
頭發和化妝
有的女記者喜歡披頭發,但是在出鏡風大的時候,頭發就會成為干擾。
女主播,化妝太濃,頭發吹的一絲縫都沒有,都不合適。
透明傘
準備一個透明性非常好的傘,在下雨時出鏡用。
地圖
地圖可以表現報道點在哪兒,為什么在這里做現場報道。
像臺風等天災的報道中,這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細節。很多地名和地理位置,記者爛熟于心,但是觀眾并不了解。
語速
現場語速稍快一點大家可以接受。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傳媒內參研究組,為您速遞傳媒界一手新聞
覺得不錯,請隨手轉個發
--5G時代大趨勢--【我來播】云平臺,您想抓住趨勢么!
--【我來播】讓天下沒有難做的主播--人人是主播,加入 會員399元 ,獲得5G的阿里云空間,貴公司商品可入駐【我來播】商城云共享池。
全網主播沒有商品的主播可選擇商城池商品,點擊上架到自己的店鋪,推廣帶貨賺傭金,帶貨為您銷售,您負責物流發貨即可。
十大亮點:
1、按全國縣級城市招募一個總臺,誠邀您做【臺長】。您還可以發展自己的主播團隊,您的主播帶貨銷售您逐一獲取20%傭金。(詳情見招商手冊),需要招商手冊請留言。
2、加入會員399元,獲得5G的阿里云空間,貴公司商品可入駐【我來播】商城云共享池,全網主播沒有商品的主播可選擇商城池商品,點擊上架到自己的店鋪,推廣帶貨賺傭金,帶貨為您銷售,您負責物流發貨即可。
3、.可培訓課程指導等(帶密碼直播間,外人沒有密碼進不了)
4、直播內容可回放,回放過程也可下單,持續爆單狀態
5、主播可得刷禮物、打賞、紅包等,獲得收益
6、手機端與電腦端都可實現后臺一鍵操作,商品上架、維護、售后等功能
7、可設置銷售與分銷利潤價格,商城具備秒殺和搶購功能
8、同城可導航店家位置,同城可查附近朋友、直播間、視頻與店鋪
9、直播間與商城數據互通流量共享
10、平臺所有鏈接均可一鍵鎖粉--固定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強大系統五網合一(APP+微信+PC端+IOS+安卓系統)。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走不通就改走線上:【我來播】按全國縣級城市招募一個總臺,誠邀您做 【 臺長】 。
您還可以發展自己的主播團隊,您的主播帶貨銷售您逐一獲取20%傭金。(詳情見招商手冊),需要招商手冊請留言。請 填寫咨詢樣品遞送合作表單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