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師天天逼著徒弟修煉,不讓出小黑屋,自己卻從來不閉關,那玩意太玄乎。
但我也不跟外界打交道,平時沒大事,就糗在沒人的地方等死。
仲師每逢悟到天意,就趕緊寫點什么,發到公眾號,都是一二百的瀏覽數,約等于自言自語。隱士嘛,就得有點被窩里放屁的覺悟,自給自足,自淫自樂。
即便我偶爾寫出閱讀數超過一千的文章,都屬意外驚喜,比找新女友難多了。所以不愛寫。
可是最近,被輿論吵得頭疼腦熱,又不敢去醫院,就陸續寫了三篇,都是迫不得已。
今天這是第四篇,尤其迫不得已。
只因我前一篇的驚世預言,話說得太滿,惹惱了很多人。
不得不再寫一篇,給自己留點余地,也給讀者更多參考。
裝逼而言,全球疫情有三個走向,涵蓋所有可能性,諸位不妨多讀幾遍。
言歸正題,說走向。
1
第一種走向,就是上一篇仲師預言的,全球在清明節氣后,立現大拐點。
這是最好的結果,也是大概率。不然我也不會率先胡說,毀我一世英名。
萬物一體,生態共存。叫囂消滅病毒,純屬癡人說夢。病毒無數種,自古都有很棒的宿主,去處很多,人體只是臨時的邂逅之所。
誰都有投錯胎的時候。必須客觀地理解病毒。
星轉斗移,時過境遷,病毒搬家,便是拐點。
沒想到:人們只顧眼前表象、甚至只看網絡信息,有的就跑來跟我打賭。
那就來吧。你再有錢我也不怕,因為我跟你賭命。結果嘰歪幾句都跑光。
賭命不是我的沖動,更不是我的發明。從古至今,一直都有這種真把式。
有道之人,一言不合,拔劍自刎,名垂春秋。
無賴之徒,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言下正義。
好在當代多國都有核武器了。真踏實嗎?病毒竊笑。
病毒真在替天行道?人類真是地球上最大的病毒嗎?
隨便你怎么說。
但你要承認:關于天地自然、關于靈性生命,我們知道的不足滄海一粟。科學家?算了吧,他們除了手頭課題,懂的還沒我多呢。尼古拉特斯拉除外。
生命關懷的成果,平時喊喊口號可以。比如遠程醫療。若真有這么回事,怎么可能多國出現醫療擠兌、護具短缺?待在家里一邊診斷、一邊隔離、一邊治療,萬事大吉。可惜,那只是要錢不要命的商業。幾乎所有的科技,都是商業。到一定程度,商業一定是反人類的。
因此,我預言的第一種走向固然最好,也最容易讓人得過且過,直奔下一個自掘的墳墓。
各種反思?各類重建?打住吧。
不要高估人性。疫情過后,不慶祝個底兒朝天就好。
2
第二種走向,就是跟我打賭的那些人所說,全面拐點不會出現,各國疫情會延續到夏天,甚至秋天。
現在身邊有很多人,歇斯底里地想說真話,可惜那只是一種表達的欲望,不是一種能力。即便我私下強迫、獎勵他們說真話,也說不出來。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真的。
然而,反對我的這些人,說的可能是真的。因為他們有客觀的信息渠道、有質疑的習慣和天賦。既然如此,為什么要跟我打賭呢?討厭。
打賭者說的這種疫情走向,在仲師看來是荒謬的,有違天道。可細一想想,內心暈菜乃至于折菜:人類最大的強項,不正是逆天嗎?
且不說冬藏,各種逆天,已經具體到每個人的每一天,比如夜跑。自然規律要求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否則就會損耗陽氣,給身體留下虧空。
各類逆天,不勝枚舉。
歐美世界盛產快樂青年,如果他們不好好隔離,病毒就會更快樂,真有可能磨磨蹭蹭,不走了。
所謂預言,執天道爾。
人族逆天,必有變數。
因此,在這種走向中,即便當初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沒阻擋全世界球迷、美國也沒禁止各種自由聚會,今后也會自動生成較長的社會休眠期,讓地球喘口氣。
天道貴在平衡,好像也不錯。
打賭的人必須明白:仲師很擅長胡言亂語。但我會盡量少說,一旦說錯了,我會承認,更會擔責。這不就挺可愛的嗎?
總之,我的預言可以偶爾不靈,但你不可以跟我打賭。
3
第三種走向,就是天地陰陽轉換,把北半球的疫情,反轉到南半球。
古人可以隔岸觀火,今人只能隔岸防火,卻未必防得住。因此,仲師先給南半球打上預防針,但愿不破壞那里的安定團結。
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南半部等等,天地節氣跟我們相反。夏天快到了,他們卻要迎接冬天。
而瘟疫,喜歡冬天。不然不會有第三種走向。
古賢所謂冬藏,指的是萬物皆藏,當然也包括病毒。一旦病毒藏錯地方,就是瘟疫。
這種走向最可怕。它意味著,病毒輪番利用兩個半球,跟人類打游擊。樂觀的話,是持久戰。悲觀的話,脆弱的人類社會很快就惡性循環,直至崩潰。
有一個道理很簡單,卻誰也不知道:近現代,人類著力點是商業型社會,而不是防疫型社會。能應付一時,卻沒有轉型余地,更不存在相應的理念。
防疫型社會什么樣?古代的樣子。就全球而言,平均一千年前吧:人的飲食起居、文化習俗,時時處處不離預防災病。
說得更準確些,就是村落時代。當人們帶著田園夢想涌入城市的時候,一切都擰巴了。
商業型社會,重在趨利。
防疫型社會,重在避害。
都是人性使然,卻絕然不同:前者是放縱,后者是節制。兩個極端,水火不容。
主動轉型不可想象。被動的呢?
那就要看病毒的了。準確而言,要看大自然對人類的態度。
前些天流行甩鍋,仲師把最大的鍋,甩給老天爺。厲害嗎?
厲害。那就打賞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