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難得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和你心愛的人,
手牽著手,走在陽光下。”
——海子
- 請點擊收聽 -
大家好!歡迎收聽『僑建好聲音』,我是黃揮超。接下來,我將和您分享一個故事,給嘈雜的生活一份平靜。
聽說武大今年的櫻花,依然開得很美,只是花比人多。
我在武漢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
2020年1月22日,這是我成為職場菜鳥后,第一次回家(廣西)過年,帶著一個好消息——我們團隊排演的節目《駐村第一書記》拿到了省行雙先表彰大會的入場券。那時,“新冠肺炎”這個名詞還沒有出現,我滿腦袋都是想著與家人團聚。
回家那天的路上,大家討論著疫情,對于新聞報道的“新冠肺炎”似乎沒有過多的緊張, 那是武漢“封城”的前一天。
回到家后,本計劃著能和好久不見的老友們見上一面。但武漢“封城”的消息突然在朋友圈炸開了鍋。武漢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瞬間,疫情的實感撲面而來。
雖然春節前夕, 市分行黨委提前部署,為全行每位員工購買了7個防護口罩, 在放假前發放到每位員工手中,但是隨著疫情蔓延,口罩非常緊缺,我跑了好幾家藥店,終于給家里搶到了一包。
那天是除夕,家里人團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著年夜飯,歡聲笑語地搶著微信紅包。“疫情”、“口罩”這些關鍵詞并沒有影響到大家團聚的喜悅。
聽從鐘南山院士的勸告,我們取消了所有假期見面的計劃,和親戚的、和朋友的。 視頻、微信成了我們“走親訪友”的“任意門” ,拜年陣地轉移到了線上。
朋友、家人打趣最多的的一句話是:“宅在家里就是為國家做貢獻。”在此之前,我從未覺得“宅”是這么有意義的一件事。
整個假期都在家中渡過,平平淡淡,日復一日。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我和表妹久違地打著羽毛球、 玩著蘿卜蹲,玩著小時候的游戲,快樂和小時候一樣。
即使我們打鬧到深夜,鄰里間也沒有微詞。 疫情似乎讓大家多了一份寬容, 也給我帶來了一段平靜的時光,好好陪著家人。
網上關于各類疫情消息的畫面,每天都在我眼前跳動,時刻牽動著我的心。或許你也曾看過武漢按下暫停鍵的那個視頻。
這座日常熙熙攘攘的城市,不再像自己曾經待過的地方。光谷廣場、江漢路步行街、楚河漢界、東湖綠道,這些視頻里出現的地方我都走過,但現在幾乎都了無人煙, 這樣的武漢熟悉又陌生。
回到江門不久,我所在的網點被通知對外營業。 身為黨員的我,知道此時網點需要我。放棄休息、堅守崗位,能為這次疫情出一份微薄之力,能讓沒能趕回上班的同事少一點擔心,能給需要金融服務的客戶多一份安心。
即使大部分企業依然沒有復工復產,但菜市場和醫院這兩個每天都堅持對公眾開放的地方,急需存取零錢。
零錢又多又破舊,雜亂無章地等著人工處理。柜臺員工戴著防護手套仔細清點、扎困,裝箱運回金庫消毒,一天下來,防護手套氤氳著水汽,緊貼著皮膚,像是手上的一層皮,散發著橡膠味。
每次進入新一代系統,都需要讀取指紋,這時候把手套脫下很是困難。即便如此, 與我并肩作戰的網點同伴,依舊每天做足全套的防護措施,嚴格測量每一個進入網點的人員體溫,消毒每一個角落,確保客戶、同事和自己的衛生安全。
疫情期間,工作有太多的不容易,但相比奮斗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我們又容易太多。 全國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克時艱。在市分行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其他網點也陸續開始對外營業。
還記得那天,我像日常一樣服務著客戶,突然發現胸前未佩戴黨徽,便在客戶面前匆匆佩戴上。客戶看到后,問我們是什么時候開始上班的,當知道我們放棄休息, 2月10號就開始營業時,豎起了大拇指。頓時, 我的心里暖暖的。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人民都在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專家們和醫護人員都在一線奮戰、攻堅克難;作為一名金融工作者,我也應該堅守崗位、恪盡職守。
沒有完成的出游計劃,可以重新拾起,但是錯過的人和時光不一定能找回。這段時間,我們感動于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感嘆于無可奈何的生離死別。
這次疫情讓我擁有了一段與家人朝夕相處的時光。慶幸,家人朋友安康。武漢的每一絲消息都吸引著我,在這座城市我度過了四年寒窗,也沐浴過著名的“四大火爐”之一的陽光,吃過最地道的熱干面。
武大今年的櫻花錯過了賴上游子額頭的機會,但明年,櫻花樹或許又會悄悄地對游子說: “Hi!好久不見, 送你一片櫻花吧”。
感謝您的收聽 最后,一首《一直到黎明》送給大家致敬所有奮斗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正月初六以來
我們的領導和員工一直堅守崗位,從未離開
每一個口罩、每一瓶消毒水、每一個防護手套
都體現著江門市分行黨委對員工的關心關愛
那些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網點員工更是幕后英雄
他們有人逆行而上、有人堅守后方
每個人做的都是平凡而不凡的事
努力做好金融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
“兩個角色”的有機統一
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僑善絲音: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詩經·秦風·無衣》
愿君安康。
- END -
中國建設銀行江門市分行僑善新媒體工作室
【出品】
策劃/文案 | 廖飛、梁黃夢瑩、關育盈
排版 | 肖健怡
朗讀 | 黃揮超
音頻 | 梁勁峰
插圖 | 李冰斌(退休員工)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