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使用比例達93.9%。
《報告》顯示,互聯網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這對家庭上網技能教育、網絡內容監督管理、互聯網企業針對性保護機制提出更高要求。65.6%的未成年網民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目前的網絡素養教育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教學體系,網絡操作技能、網絡防沉迷知識、自護意識和能力需要繼續加強。
未成年網民現狀:超7成網民有自己的上網設備
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已相當普及。2019年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城鄉未成年人的數字差距進一步彌合,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兩群體的差異較2018年的5.4個百分點下降至3.6個百分點。
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調查發現,未成年網民使用各類上網設備的比例,依次是手機(93.9%)、電視(56.7%)、臺式電腦(45.0%)、筆記本電腦(31.5%)、平板電腦(28.9%)。
未成年網民中擁有屬于自己上網設備的比例達到74.0%。手機擁有比例最高,達到63.6%;其次為平板電腦,為24.0%。
不過調查顯示,81.9%的未成年人所在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進校;15.0%的學校允許學生帶手機進校,但要將手機交給老師統一保管或者上課時關機或靜音;3.1%的學校對于學生在校使用手機還沒有作出相關規定。
在城鄉差異方面,城鎮未成年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達到94.0%,農村也達到93.4%,相差僅0.6個百分點。農村未成年網民使用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比例較城鎮未成年人存在較大差異,差距分別達到15.7和10.9個百分點。
在上網時長上,未成年網民工作日日均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為9.9%,節假日日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為10.4%。報告指出,未成年網民可能受到過度使用互聯網帶來的不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對于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高中和中職學生首次使用互聯網在學齡前的比例為15.9%和10.7%,初中生增長至18.8%,小學生首次使用互聯網在學齡前的比例最高,達到32.9%。
(聲明:文章內容綜合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