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關注
【教育部:高校不準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教育部有關司局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全面開展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核查工作。畢業生可登錄學信網學信檔案板塊,核實高校填報的本人畢業去向。通知要求各高校:①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②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③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④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央視新聞微博)
【財政部:5月份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環比增長251.1%】6月29日,財政部消息,5月份,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環比增長4%,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8.6%。5月份,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環比增長251.1%,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4.5%。1-5月,利潤總額6630.9億元,同比下降52.7%。
【北京新發地疫情首位治愈者出院】據央視新聞客戶端,6月29日,北京6月11日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首位治愈患者從地壇醫院出院。這位患者是民航機場巴士司機,曾于6月3日去過新發地牛羊肉大廳。
【給銀行發券商牌照?證監會回應】據證監會網站6月28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已關注到媒體報道,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資本市場發展決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進和擴大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關于如何推進,有多種路徑選擇,現尚在討論中。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不會對現有行業格局形成大的沖擊。
【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出爐】6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覆蓋15個省份和新疆建設兵團的共434個項目納入了國家競價補貼范圍,總裝機容量容量2596.7208萬千瓦,占前期申報項目總容量的77.5%。在納入國家競價補貼范圍的項目中,全額上網的集中式電站占據“壓倒性”的優勢。(經濟觀察網)
看股市
【獐子島開盤跌停公司董事長辭職、15名責任人被罰】6月29日,獐子島開盤跌停,報2.75元。獐子島6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對獐子島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采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此外,公司董事長、總裁吳厚剛,海外貿易業務群執行總裁勾榮,證券事務代表張霖辭職。(證券時報網)
【國美系個股跳水中關村、*ST美訊跌停】6月29日,國美系個股早盤跳水,截至午間收盤,中關村、*ST美訊跌停。6月24日,北京一中院對黃光裕依法裁定假釋。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受黃光裕出獄傳聞刺激,國美系個股大漲,中關村、*ST美訊漲停。
【A股午盤 | 滬指震蕩跌0.71% 券商股跌幅居前】6月29日,A股三大股指今日低開,券商、保險等板塊走弱,帶動股指震蕩走低。截至午間收盤,上證指數跌0.71%,深證成指跌0.59%,創業板指跌0.63%。盤面上,行業板塊多數下跌,券商、保險、酒店餐飲、傳媒娛樂、煤炭、網絡游戲、國產軟件等跌幅居前,醫療保健、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無人駕駛等漲幅居前。 (證券時報網)
大公司
【耐克發布裁員預警 第四財季虧損7.9億美元】據外媒綜合報道,由于業績下滑嚴重,美國耐克集團在當地時間6月26日宣布,集團未來可能將進行裁員,同時開拓更多在線銷售渠道。耐克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翰·多納霍表示,數字業務成為耐克應對疫情沖擊的首要發展策略。集團的新目標是將數字業務的銷售占比從上一季度的30%提高到50%。而耐克將銷售方式逐步轉向線上后,對于實體門店的影響將十分巨大,其中就包括可能潛在的裁員。截至今年5月底,2020財年第四財季的銷售額為63.13億美元,虧損7.9億美元。(央視財經微博)
【美國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商申請破產年內股價跌逾90%】據財聯社消息,美東時間周日(6月28日),美國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Corp )申請了破產保護,成為近年來尋求破產保護的美國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因其負債累累且冠狀病毒爆發對能源市場造成沖擊。切薩皮克股價上周五收盤報11.85美元,今年迄今已經下跌逾90%。
【美政府考慮推動本土科技公司收購愛立信或諾基亞】日前,據《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為確保美國5G技術競爭力,美國政府官員考慮讓聯邦政府介入私營部門,考慮的選項包括推動美國科技公司收購歐洲設備制造商愛立信或諾基亞。消息人士稱,上述官員與美國科技巨頭、私募股權公司等各界人士討論了這些想法。(界面新聞)
【自如回應降租:均向業主按時打款,個別在“友好協商”】近日,針對一些長租公寓機構、租賃平臺等試圖下調在管房源的租金水平引發業主的反響一事,自如回應稱,目前所有業主都在按時打款;確有個別合約在和業主友好協商溝通優化,也是受疫情空置、商區變更等因素,出現了收出倒掛的趨勢,但都會最大程度保障業主權益,按照合同約定友好協商。(21世紀經濟報道)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劉欣 整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