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多方因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真難。教育部的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2020屆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圖據中新網
就業一頭連著用人單位,一頭連著求職者。現狀是,一邊經常聽到用人單位抱怨“招不到好人才”,一邊是畢業生連連感嘆“找工作太難了”。而這種都喊“難”的局面,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疊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明確提出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
盡管過去都是所謂“最難就業季”,但在往年此時,大部分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幾乎已經無縫“匹配”,而在今年,雖然從中央到地方,不少相關部門和企業早就通過政策擴招等渠道提前努力,拿出專門崗位和機會應對,但總體形勢還是難的。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近期透露,今年,該學院本科生就業率為35.17%,其中簽約率僅為14.48%,研究生就業率為48.53%,就業率不足五成。數據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春招的整體招聘規模較2019年同期下降27%。
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今年就業形勢的艱難。不過應當看到,就業難并非一兩味“藥”就可以化解。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需要靠發展,靠進一步的經濟增長來不斷擴大就業蛋糕。就眼下874萬高校畢業生的“飯碗”而言,最需要政府、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個體等共同努力。
每年到了這時候地方為了任務,往往要求各高校提高就業率,而提升的標準就是就業協議。
何為就業協議?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正式確立勞動人事關系前,經雙向選擇,在規定期限內確立就業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而達成的書面協議,是用人單位確認畢業生相關信息真實可靠以及接收畢業生的重要憑據,也是高校進行畢業生就業管理、編制就業方案以及畢業生辦理就業落戶手續等有關事項的重要依據。
教育部有關司局近日印發通知,部署全面開展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核查工作。畢業生可登錄學信網學信檔案板塊,核實高校填報的本人畢業去向。
此外,通知要求各高校:
①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
②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
③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
④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今年你的就業協議是怎么簽訂的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