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中:墜亡的孫副局長
有媒體報道,7月1日凌晨,在廊坊市一小區10號樓,一男子墜樓身亡,經核實,墜樓男子為廊坊市文廣旅局副局長孫某某(59歲)。據悉,事發時,“孫副局長”與情人私會(女,34歲,培訓教育機構員工)同在該樓818室,被情人的丈夫發現并敲門時,“孫副局長”慌亂中從房間跳至3樓平臺,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坦白講,發生這樣的事情,就算不論道德是非,僅憑“孫副局長”的官員身份,就會讓人產生很多聯想。甚至,對于他的墜亡,公眾輿論非但不會投去“同情”,反而會將其“悲慘的命運”勾兌成段子廣為流傳。常言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不知道這位“孫副局長”墜樓瞬間是否也會吟詩一首。
當然,如果去掉“孫副局長”的官員標簽,或許他當時的處境,跟所有睡別人老婆的男人都一樣,都是“床上威武,床下膽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捉奸現場”來講,無論是男方的老婆敲門,還是女方的老公敲門,貌似想瞬間逃離的永遠是“男方”。
所以,就“孫副局長”的墜亡來講,就見怪不怪。因為,在樓宇時代,對于被捉的奸夫來講,不是僥幸掛在樓壁,就只能玩自由落體。當然,有人可能會說,跑什么跑,與其被摔死,不如被堵在床上。只是,就如“孫副局長”這類人物,往往面子比天大。于此,但凡有一絲逃離的可能,就不會放過。
并且,這里面最重要的一點,他是“副局長”,所以,更不能在“個人私德”上被抓住把柄。因為,對于一個官員來講,如果“個人私德”出問題,就意味著很大概率上,他將失去“官勢”。起碼,就目前的情況來講,是這樣的。對于這些而言,想必“孫副局長”這位官場老司機是很清楚的,
于此,回到“副局長聽到情人的丈夫敲門墜樓身亡”的事情上,還不只是簡單的“捉奸推動”,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被捉奸的“孫副局長”考慮的問題很多。倒不一定都是擔憂“官帽”的問題,但是大概率應該如此,至于自己家庭內的穩定,有考慮卻不會太過擔憂。而這背后的來龍去脈,卻耐人尋味。
撇開“孫副局長”的官員身份,就婚內出軌的問題而言,其實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是,這里面有個較為微妙的邏輯,既然自己已經對“另一半”不忠誠,為何不選擇結束婚姻后在開始新的關系呢?想必,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但同時也是一個較為現實的問題。
因為,多數出軌者,都是為尋求新關系的刺激,生理上的,精神上的。但這些又不是生活的主要框架。所以,很多人就會選擇瞞騙的方式進行新關系的嘗試。只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只要不忠誠的氣息蔓延開來,就會被“另一半”嗅到。
而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就會成為“躲貓貓游戲”。就這位“孫副局長”而言,想必他的夫人和情人的丈夫,已經知道他(她)們偷情的事情,只是沒有實錘或沒有證據而言。所以,作為“孫副局長”和情人來講,就會天然的認為,只要沒有“撕破臉”,該干啥就干啥。
可事實上,“老實人”也有被惹怒的一天,何況自己的老婆被睡。所以“孫副局長”情人的丈夫敲門,很大程度上,應該屬于“早有預料”,而不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正好碰上”。畢竟,在這其中,存在一個道德上的優勢,面對“奸夫淫婦”,身份再怎么顯赫富貴,在捉奸現場,永遠很難挺直腰板兒。
因為,在我們的俗世文化中,“出軌偷情”屬于道德坍塌,這種情況下,就算“捉奸方”再怎么弱勢,依然可以理直氣壯的指著“奸夫淫婦”進行一頓臭罵。當然,“孫副局長”肯定不是害怕“一頓臭罵”,也不是害怕情人的丈夫看到自己的屁股。而是擔憂被抓到證據,自己無法收場。
與此同時,對“奸夫淫婦”的看待,歷來屬于道德審判中,較為嚴苛的部分。普遍而言,“淫婦”受到的道德指責會很重,但是,實質性損失往往卻較少。不同的是,“奸夫”往往受到的道德指責不重,反倒是個人方面的損失會較重。尤其,對于有頭有臉的人而言,往往會形成坍塌式的后果。
然而,對于“捉奸方”而言,無論男方的老婆,還是女方的老公。其實,多半在生活中處于弱勢的一面。這導致,捉奸成為一種反撲的方式。畢竟,從坐實奸情開始,就意味著婚姻名存實亡。于此,就現實的情況而言,“捉奸”多半是為爭取權利,無論離婚與否,都能成為兌現承諾的籌碼。
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有人知道自己的“另一半”出軌,卻還選擇“按兵不動”,而是傾向坐實證據后,在進行門戶清理。因為,作為婚姻來講,從一開始就是匹配式的平衡關系。而情感本身,更多屬于升華層面的體現。于此,對于破敗的婚姻而言,往往都是從情感不忠開始的,直到匹配式的關系失衡,從而走向潰敗。
當然,對于“孫副局長”和情人的關系來講,“孫副局長”可謂一死了之,但是,留下的爛攤子,卻成為“女主人”的一個大黑鍋。畢竟,她除卻無法面對自己的丈夫,同時還會遭受“孫副局長”家人的審視。畢竟,在“孫副局長”的墜樓劫中,她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