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創業,線下店九死一生,經營數年線上業績始終平平。2018年,70后北京天貓店主張卡推開了淘寶直播大門,而今,包括她在內的6位編織癡者組成的“大媽直播團”半年售出1000萬元毛線團,比直播前翻20倍。“大媽直播團”不僅找到了再就業的新路徑,張卡也終于找到熱愛針織的伙伴們。
打開直播大門從100萬飛升1000萬
一塊粉布做背景墻,幾根木針和毛線團當道具,50歲的大媽端坐中央教人織毛衣,這就是北京店主張卡的淘寶直播間。沒有其他直播間主播的賣力吆喝,甚至缺少引發購物欲的琳瑯滿目。這家淡如水的小店卻保持每場3萬多的觀看,而且讓人一看就不想走。
“來直播間的人都是因為熱愛,但是尋找這些熱愛針織的人我用了16年。”從2004年在北京西四環燕莎開啟第一家體驗店,到2018年天貓開店第8年時,張卡一直都沒看到希望。“線上看視頻感覺一看就會,真正動手一做就廢,顧客恨不能寫張A4紙控訴客服不會教針法,售后太差。”為解決這一問題,2018年6月的一個晚飯后,當老板的張卡決定親自開淘寶直播在線教授織毛衣。首次直播2小時雖只有幾十人圍觀,聊針織手法解答疑惑,下播時竟還有人意猶未盡。“淘寶直播為我的電商難題打開了一扇窗!”張卡直播在線答疑,售后投訴量直線下降。
時間來到2019年,淘寶直播開啟飛速增長模式,連續三年引導成交增速達150%以上。這時,張卡才意識到,前一年的無奈之舉打開的不是窗戶,而是通向直播帶貨風口的新大門。趁著這股東風,張卡也開啟快速擴張模式,從直播2小時增加到4小時,人手不足在旺旺群里找到手藝好熱愛針織的退休劉姐來幫忙,后來不愛跳廣場舞的李姐,不需要看孫子的盧老師陸續加入團隊。
截止到目前,張卡的“大媽直播團”已經增加到6人,這群平均年齡約50歲的“媽媽團”,每天至少播12小時,交易幾乎全部發生在直播間。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張卡的天貓三利編織服飾專營店迎來爆發性增長,上半年店鋪業績達到1000萬元,超過去年全年銷售額,預計今年年底能達到2000萬元。而未作直播時2017年全年銷售僅100萬。
織毛衣援助汶川因為熱愛救活線下店
手工針織藏著無數人的童年記憶,張卡一直希望讓針織技藝的溫度存留下來。但是,身邊掌握這些技藝的人越來越少。
而堅持讓她支撐16年來尋覓這些針織愛好者的創業之旅,則要從2008年開始。這一年張卡的兒子出生,她也迎來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近3個月顆粒未收。她想做一件事,把線下銷售毛線的門店關掉,所有毛線織成毛衣免費送給汶川。“都說善良的人會有好報,這次我被上天眷顧了。”張卡在贈送毛線、毛衣的過程中,重獲大批鐵粉,用戶在領取免費毛線時,又加購很多產品,結果憑著這些粉絲硬是把門店救活了。
經歷此次危機,張卡意識到“并不是人們不再熱愛針織,而是我沒有找到她們。”2010年,張卡的線上店開業。多年來,店鋪的旺旺群聚集了天南地北熱愛針織的人。“真的是熱愛!”張卡曾在上海展會上遇到鐵粉,一年花幾萬元買毛線織出幾十件衣服送給親友,因為每天織毛衣手指織出腱鞘炎,依然停不下來,“一邊花錢治病,一邊織毛衣送人,我理解她要的就是滿足”。現在店里的粉絲從直播前的3萬漲到12萬,用戶復購率超過60%。
60、70后走上新崗位 淘寶直播拓寬就業機會
和張卡一樣,一群一群熱愛生活的“媽媽直播團”們正在淘寶直播上不斷涌現。年近50歲,江湖人稱“老壇泡菜姐”的重慶主播陳章蓉,3年前還在用老年手機,1年前帶著幾位留守中老年鄉親做起淘寶直播年入上百萬。還有因直播賣蘋果當上老年大學老師的甘肅禮縣老漢張加成、在義烏邊講英語邊直播的54歲當鋪老板娘駱洪英……他們是熱愛生活的人,也是60、70后再就業、再創業的模范。正如張卡所說,中老年人的直播帶貨是因為熱愛,“這份得來的價值倍感珍惜。”
5月12日,人社部發布擬新增10個新職業,網絡營銷師位列其中。《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顯示,淘寶主播中20%以上為60、70后“爸媽團”,而這一比例還在不斷上升。2019財年,淘寶天貓新增的50歲以上用戶增長近2倍,網購在中老年人群的滲透加速,保健、中老年服裝等相關產品的帶貨需求同樣也在增加。
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翁一認為,隨著更多中老年人加入到淘寶直播,以往橫亙在該群體面前的“數字鴻溝”正在消失,也就是說,不管是什么教育背景,他們都能依憑自身的能力、興趣和專長分得一杯電商直播之羹,以此起到拓寬中老年群體就業渠道、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