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據新華社報道,王先生近日向記者反映了公司在安裝企業寬帶中遇到的問題。王先生在聯系聯通、移動公司報裝寬帶時被告知,在他租賃的寫字樓無法安裝,原因是無法鋪設設備。寫字樓的網絡中心則告訴他,租戶只能選擇其企業專線,無法選擇聯通公司等運營商的套餐,安裝企業專線的帶寬10兆起步,一年近2萬元費用。而聯通公司的套餐100兆帶寬一年也就2000多元,價格相差了近十倍。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工業園區或者商業樓宇往往只有一家代理商提供網絡服務;有的盡管有幾家運營商提供服務,但只有一家代理商,企業只能從代理商那里購買高價服務。
寬帶服務“提速降費”,是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強調并努力的方向。經過連續幾年大力推進“提速降費”工作,我國的移動網絡流量資費水平下降非常明顯,資費貴的問題已經大大緩解。但一些創業者坦言,寬帶資費還是高得離譜,企業寬帶的上行帶寬與下行帶寬差不多,但價格相差非常大。
有關人士說,所有的寬帶線路進入企業用戶都要通過樓宇的管道,物業若是不想讓服務商進入樓宇,可以用若干種方法來設置障礙。所以,物業、代理商是造成寬帶“提速降費”在最后一百米腸梗阻的推手。
一些寫字樓建設方、物業公司簽訂排他協議的現象屢見不鮮。與建設方、物業簽訂排他協議的,大都不是基礎電信企業,而是受委托的第三方代理商,從而繞開了有關部門的禁令。表面上看未違反規定,實際上卻限制了其他網絡運營企業的競爭,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所以,即使近幾年有關“提速降費”的春風不斷,部分工業園區、商業樓宇的寬帶終端價格實際并未下降,物業、代理商簽訂排他性協議,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其背后是壟斷利益在作怪。
其實,物業這種雁過拔毛的小把戲是不難被看出端倪的,多地法律已明確規定通信管理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各自職責。比如北京市住建委于2019年1月7日印發了《關于規范商務樓宇寬帶接入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房地產開發企業和物業服務企業不得與電信運營代理企業、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簽訂任何壟斷或排他性質的寬帶運營協議或約定,保障各企業平等接入、用戶自由選擇的權利。
唯有讓規定強化落實,才能破除企業寬帶“提速降費”中存在的亂象。不能因為搞不法行徑的物業等利益方是個“小蒼蠅”,就不予以重視,不加以處罰。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很大,我們更應該對于中小企業落實好“提速降費”。
“提速降費”不能有盲區,唯有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持續加碼,寬帶的腸梗阻才能根治。要做到這一點,強化落實已有的規定即可。(項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