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振江”號突發海水漫浸事故,已經無法正常運營,好在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此次事故也是新建造的“振江”號接獲的首個項目,距其成功完成“首秀”也才三個月。
突發事故!“振江”號海上作業海水倒灌船體浸水
7月8日,江蘇振江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于7月5日接到控股子公司尚和(上海)海洋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通知,其旗下海工平臺“振江”號發生海水漫浸事故。
公告顯示,7月4日21點左右,“振江”號在江蘇如東海域作業過程中發生海水漫浸事故,目前“振江”號處于站樁狀態,船載設備無法正常運轉,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后,振江股份立即采取應急行動,第一時間派專人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并配合海事部門開展調查工作。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分析調查中。
據現場人員反映,“振江”號因樁腿未成功拔出,船體無法抬升,水密門關閘失敗,造成機艙海水倒灌,整體水浸。
業內人士分析,事故原因和水密門沒有關閉,應急預案不到位等有關。不過,也有人士分析稱由于目前國內搶補貼電價,很多項目盲目上馬,此次事故也可能和人員管理和培訓不足等外部因素有關。
“振江”號的船東振江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國內領先的的風電設備和光伏設備零部件生產企業,產品遠銷德國、法國、美國、丹麥、芬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尚和(上海)海洋工程設備有限公司作為振江股份的子公司,致力于海上風能的綜合利用及高端海工裝備的開發、運營和銷售,目標力爭在未來幾年成為海上風電裝備行業的排頭兵。
交付才半年!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
據了解,目前“振江”號正在華能如東400MW海上風電項目執行吊裝任務,風場使用海裝5MW機組。該項目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由中交三航局四公司總承包。場區離岸距離約40公里,內局部區域潮溝發育,海底地面高程為-1.8~-21.45米。該海域地質條件復雜、夏季臺風頻繁、冬季涌浪肆虐、施工窗口期少。
“振江”號是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由武漢船機為尚和海工個性化打造、七〇八所研發設計,這也是武漢船機首次以項目總包方式承接整個風電安裝平臺的項目,去年12月13日剛剛由武漢船機海西重機交付。
今年3月24日,“振江”號順利完成如東風場的風機吊裝任務,這是交付以來的首個任務,是對“振江號”船體、液壓抬升系統、起重機、抱樁器等一系列系統的完整檢驗。
“振江”號航速7節,續航能力達3000海里,定員100人,平臺最大作業水深50米,甲板作業面積約2500平方米,可容納3套6MW級風機或2套8MW級風機,并且可以獨立完成6MW、8MW級風機的安裝和其他水上工程施工的起重、打樁、吊裝和運輸等作業。
平臺配套4500噸連續液壓升降系統、1200噸繞樁式回轉起重機、30噸船用甲板起重機、DP-1動力定位和錨泊定位兩套系統、全回轉舵槳裝置、軟管絞車海水提升裝置、海水提升塔等關鍵裝置。
據了解,“振江號”的不少新穎設計皆為國內首創,作業能力強,施工效率高,具有連續爬升功能等多項創新成果,具備自航功能,可滿足無限航區作業。和傳統平臺相比,具有作業高效、功能齊備、轉場靈活三大優勢,在方案設計、船型、吊機工藝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振江股份表示,截至目前,事故原因調查及責任認定尚在進行中,公司尚未收到事故調查組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及相關處理意見,事故的責任認定、船損情況、維修支出等事項尚無法確定,還需以海事部門出具的最終事故判定報告為準。
該公司指出,“振江”號目前仍在船舶保修期內且已在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由于目前導致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和相關責任問題仍處于調查中,公司暫不能準確預計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及間接經濟損失。若此次船體搶修或維修時間過長,將對尚和海工尚未履行完畢的已簽署合同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