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嘴山第十五中學門口的停車場駐車一晚,很是安靜,第二天,我們去對面一條馬路之隔的健康主題公園,也就是黃河公園游玩,這真是個袖珍型的小公園啊,一圈步道才680米左右,不過還挺適合我們這樣的家庭。
個把小時轉完了公園,氣溫開始上升,不遠處的石嘴子就不去了,其實就一塊突出的石頭,露留個念想,鑒于我們已經來到了黃河邊,距離寧蒙界直線距離都不到300米了,于是我們準備離開寧夏去內蒙古。
除了黃河公園1公里多點,便來到了石嘴山收費站,還以為要收過橋費,通過時發現只是個擺設,好像大車也沒收的,過了收費站一個大轉彎就上了黃河大橋,行駛在上面其實看不到什么黃河景色,但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過了橋看到了內蒙界牌,接著國道就開始變窄了,跟我們同向行駛的基本都是大車,我的白龍擠在大車堆里,看起來很不起眼,不過,與我們同向行駛的大車雖多,但是大部分都是空車,開的都很快,而隔著一條隔離帶的反向公路上,那是擠滿了各種大貨車。
那些車基本都拉滿了貨物,車速也不快,從黃河大橋開始,足足有10公里的路上,幾乎堵滿了大貨車,當時只能慶幸自己沒有反向由蒙入寧了。
在109國道和217省道交叉口,我選擇了走省道,因為我們想去拉僧廟看看,結果在省道上遇到了限高2.5米,仔細研究后發現旁邊有一條1公里多的砂石路可以繞過去,如果不走就只好原路返回到國道交叉口上國道了。
觀察了周圍的地形之后,我的判斷是這個砂石路并沒有延伸到大山深處,也就是說最多只是坑坑洼洼,并不怎么險峻,得到的結論就是白龍可以通過,于是一咬牙便開上了砂石路,事實情況跟我的判斷結論基本吻合。
過了砂石路沒多遠就到了拉僧廟,沒“營業”,不過游人還是可以上去參觀,然而小月亮卻睡著了,于是由愛人留下來陪著小月亮,由我帶著小太陽去爬400多米的陡坡,上去之后,終于看到了建在半山中的寺廟,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很壯觀。
參觀完拉僧寺,我將目的地設置在了最近的城區——海南區,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據了解,海南區是因為地處烏海老城區海勃灣區之南而得名的,與通常所說的海南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僅僅是讀音和字形相同。
對于“海南”二字,我頓時來了興趣,眾所周知的海南省是省級單位,在青海南部還有一個海南藏族自治州,可稱為海南州,因地處青海湖以南而得名,這是一個地級單位,如今我們來到了海南區,是一個縣級單位。
經過進一步查詢后發現,鄉鎮級的海南也有,在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有一個海南鎮,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有一個海南鄉,在四川省西昌市還有一個鄉鎮級的海南街道,估計鄉鎮級的海南應該還有,至于村級的海南,那就應該很多,預計我是查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