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均屬于國家明確的“新基建”范圍。7月8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廣東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實現5G網絡城鄉全覆蓋,珠三角建成高價值數據應用集聚區,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建成數據中心聚集區。
南都科創記者注意到,在這份《規劃》中共發布了三張示意圖,分別為兩張不同時間段的“廣東省5G基站站址分布圖”和一張“全省數據中心集聚區示意圖”,這三張廣東新基建“布陣圖”清晰地顯示出廣東5G基站和數據中心未來5年的布局規劃。
其中在5G基站方面,兩張“廣東省5G基站站址分布圖”分別顯示了2021-2022年和2023-2025年兩個階段廣東5G基站站址分布規劃。結合《規劃》中的表述,在第一階段規劃期(2021—2022年),將以滿足規模化商用需求的廣度覆蓋和深度覆蓋為目標,優先部署密集城區、一般城區及縣城城區等重點區域和重點場景,逐步向外圍鄉鎮鎮區擴展。
在示意圖上,廣州市到2022年將建成67100個5G基站,深圳市將建成53000個。其余建成數量超過1萬的地市還有佛山市、東莞市、惠州市、中山市、江門市、汕頭市和湛江市。
而到第二階段規劃期(2023—2025年),《規劃》指出將結合密集城區、一般城區、縣城城區及鄉鎮鎮區等重點區域網絡深度覆蓋、弱覆蓋及容量需求進行補充完善,并逐步向農村區域擴展達到全域覆蓋,建成全面支持高可靠、低時延、大連接的5G網絡。
在示意圖上,廣州市5G基站數達到73800個,深圳達62000個。其他地市除陽江市、云浮市、汕尾市和潮州市以外,5G基站數量都將達到1萬個以上。
在數據中心規劃方面,《規劃》也發布了一份“全省數據中心集聚區示意圖”。《規劃》指出,全省要按照“雙核九中心”的總體布局,形成廣州、深圳兩個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和汕頭、韶關、梅州、惠州(惠東、龍門縣)、汕尾、湛江、肇慶(廣寧、德慶、封開、懷集縣)、清遠、云浮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即廣州、深圳原則上只可新建中型及以下的數據中心,承載第一、二類業務,而省內新建的超大型、大型、中型數據中心原則上布局至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
《規劃》中顯示,到2019年,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36988個,約占全國1/4。其中,廣州、深圳爭創5G示范城市,分別建成15969個、14810個5G基站,基本實現中心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珠三角其他城市基本實現城區核心區域覆蓋。不過,廣東省內其他地區5G基站數量較少,每個城市的完成基站數量為84-110個。
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數據中心70%主要集聚在珠江口岸,其中廣州、深圳在用的數據中心占珠三角地區的56%,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數據中心資源的空閑問題比較突出。基于各地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差異,全省需統籌規劃5G基站和數據中心的具體建設,提高資源的整體利用率。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采寫:南都記者 徐勁聰 實習生 郝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