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記得了,懵了。”時過3天,當時房子是怎么塌的、什么時候塌的,黃紫益似乎已經難以記起。家里的房子倒塌后,江西鄱陽縣油墩街鎮狄溪村村民黃紫益一家6口人借住在當地親戚家中。這幾天白天,他都借了一輛摩托車,騎十幾公里路到房子所在的水域附近,希望能撿回一些東西,但一無所獲。
7月8日,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昌江流域水位迅猛上漲,發生超20年一遇洪水,導致鄱陽縣問桂道圩發生漫決,堤內1.5萬多畝耕地被淹。災情發生后,當地投入數百人參與搶險救援。截至9日2時40分,受洪水威脅的9000余名群眾已全部安全轉移并妥善安置,無人員傷亡,相關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11日,江西省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全省防汛工作已經進入戰時狀態。
南都記者了解到,受洪水影響,7月8日,鄱陽縣油墩街鎮一處決口處有5棟相連的房屋被洪水沖垮,其中4棟完全浸沒在水中,1棟傾倒在水中,目前還露出房屋一角。洪水侵襲之下,有房屋在數秒內就被沖毀吞噬。沖垮前,樓內人員均已提前轉移到安全地帶。
破洞
7月8日這天,鄱陽縣狄溪村黃紫益和妻子起的很早。雨已經下了好幾天,她和妻子擔心漲水,好幾天都沒有睡好覺。黃紫益還記得,8日8時許,水開始漲了起來。不到4個小時,洪水水位就已經快和圩堤平齊。
住在黃紫益隔壁的是他的叔叔黃博一家,兩棟房子只間隔一條半米不到的過道。黃博家的房子有5層樓高,其中1、2層樓的高度在圩堤之下,平時只用來放雜物。當時,黃博、黃紫益等幾人正合力將1、2樓的物品轉移到樓上,以免受到洪水侵襲。
距離兩人的家不遠的地方是一個汽車修理廠。這里地勢較高,意識到險情后,有居民將自家的大件物品搬運到這里來。幫叔叔黃博轉移完東西后,黃紫益出了門,將自家的二手貨車移送到了這里,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7月11日,江西鄱陽縣油墩街鎮,不少房子被洪水侵襲。
“只有幾秒鐘,洞口全部破開了,我的二手貨車就掉下去了。”黃紫益整個人已經“懵了”。據村民介紹,當時,地下室有水涌進來。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一位目擊者難掩激動。“有個洞涌水上來,一開始是一點點,后面就越來越大。像泉水一樣涌出來。”
黃紫益回憶,“破洞”之后,“最多4分鐘左右,汽車修理廠的房子就倒掉了。倒掉的過程最多5秒。”但當時的他,萬萬沒想到這次洪水也會波及甚至摧毀兩座樓距離之外的他的家。
正在家里搬東西的黃博聽說“穿孔”了,急急忙忙地從家里跑出來看。他原以為“穿孔了就沒什么大事了”,知道有房子倒塌之后,開始回去搶救家里的東西。
7月11日,黃博的家。
黃博首先想到的是停在一樓的院子里的車。由于家里院子面積很大,平日,附近很多村民都將自家的交通工具停在這里。電瓶車、小車……整個院子都滿滿當當。“當時就想讓別人趕快把車子弄走。能推的就推,口頭通知不到的就一個個打電話通知,花了很多時間。”黃博說。
當黃博開始進屋搶救自家的東西時,危險已經向隔壁的侄子黃紫益家蔓延。
逃離
時過3天,當時家里的房子是怎么塌的、什么時候塌的,黃紫益似乎已經難以回憶,“真的不記得了,懵了”。黃博也表示,“當時比較混亂,人都是昏頭轉向的。”
黃紫益無法忘記的是,房子倒塌前,他曾打算返回家中,把還在家里的、借別人的5萬塊錢現金拿出來。9歲的小女兒抱著他的大腿說:“爸爸,不要去。錢不要緊,命要緊。不能扔下我。”說到這里,黃紫益忍不住哽咽,“我真的不忍心。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逃”出家門時,黃紫益和家人什么都沒有帶。11日,他和妻子身上穿的還是當天出來時的衣服。當天下午,妻妹給他們買了新的衣服。
黃博開始搶救家中的物品時,已經感覺到了逼近的危險。“隔一會就倒一棟,路邊的電線桿就跟跳舞一樣的在晃動,好嚇人。”但黃博認為,如果和他相鄰的侄子黃紫益家的房子不倒,他的房子也不會倒。“他的房子沒倒,我就守在那里了。”
洪水侵襲前,黃博家的房子。受訪者供圖
直到黃紫益家的房子開始垮塌。
這是已經垮塌的第4座房子。住在隔壁的黃博和妻子最終在在場工作人員、親戚等人一眾人的勸說之下撤離。走的時候,黃博已經預感到了房子會倒塌的命運。穿著拖鞋跑出家門時,除了幾件衣物之外,他和妻子什么也沒來得及“搶救”。
當天傍晚,河的對岸已經聚集了不少剛剛從家里“逃”出來的村民,黃紫益一家也在其中。在一片唏噓聲中,黃紫益和家人看著不遠處家園一點點陷進水中,直至消失在水面。
房子垮塌時,黃博一家正在撤離的路途中。事后,他才從別人拍攝的手機視頻中知道自家的房子垮了。不同于前4棟房屋完全被水淹沒,這座房子傾倒在水中,至今還可從水面可見到樓房一角。
心血
房子倒塌后,黃紫益和家人借住在附近的親戚家中。這幾天白天,他都借了一輛摩托車,騎十幾公里路到房子所在的水域附近,希望能撿回一些東西,但一無所獲。
黃博說,1998年那場洪災,把他家的老房子浸出了裂縫,成了危房。2014年,他和侄子黃紫益各自拆掉自家的老房,在原有的地基上修建了新房,兩個房子都在2015年完工。
“我們這里下面都是泥沙,不是硬土。修建的時候,我兩邊都用擋土墻擋住,而且使用了很粗的鋼筋,就是怕發洪水。”黃紫益說。這次倒塌的5棟房子都在圩堤附近,旁邊就是江水。
黃紫益的新家一共4層,每層140多平方米。房子住著6口人,其中3個孩子,最小的9歲。在修建房子之前的2013年,黃紫益經歷了三位親人的離世。“我奶奶八十多歲了,我爸爸肺癌晚期,我姐姐得了黑色素瘤,幾乎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掏空了。”為了建起這棟房子,黃紫益東拼西湊地跟向親戚們借了五六十萬元。
2015年以來,黃紫益一直在福建打工。黃紫益說,他每個月工資僅四五千元,“家里的生活開支都不夠”。去年,黃紫益回鄉創業。他在銀行貸款了15萬元買了車,在家里開了一家廢品回收店,這次被洪水沖走的一輛面包車和兩輛貨車正是在那時買下的。
“我以為日子會一點點好起來,沒想到一瞬間就變得一無所有。”黃紫益說,房子至今仍負債至少二三十萬元,車貸還有九萬元沒有還。
黃博是當地的一名醫生,收入在當地“還算不錯”。當年,黃博在新房的修建和裝修花了大心思,成本在100萬元以上。這棟房子最多時住著一家8口人:今年45歲的黃博,妻子、父母、小兒子及大兒子一家。黃博的大兒子已經成家,有一個3歲的孩子。平時,兩個兒子都不在家,孫子和由她和妻子撫養。
房子沒了,黃博將妻子和孫子送至在南昌的兒子家中住,以免妻子觸景傷情。他則留在當地親戚家中,以便及時處理相關事宜。這兩天,他透過水面,往只露出一角的房子里看了看,“長短沙發、酒柜等都被沖出來了。”這都是他當年精心添置的家具。
作為一家之主,這幾天,黃博對待家人和外人都克制情緒,表現冷靜,但在沒有人時,他會沉默地流下眼淚。他說,總覺得“心里空空的”。
“如果是交三十萬、五十萬,甚至一百萬塊錢(都還能接受),那樣起碼我還有個家。”
7月11日,江西鄱陽縣油墩街鎮,當地居民劃槳運送物資。
7月11日中午,鄱陽縣油墩街鎮的雨已經停了,一名穿著橙紅色衣服的婦女站在路邊,用棍子清理水邊的浮萍。不遠處的一幢尚未封頂的房子是她的家。暴雨來臨前,房子一直正常修建,但現在一樓已經被水浸沒了一半。不過還好,她的家人們都已經轉移到別處。
她在等,洪水退去后,重建新家。
采寫:南都記者林子沛 吳佳靈 實習生 郭美婷
攝影:南都見習記者楊峰 發自江西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