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冰哥。
最近,股票大漲,“牛市”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少人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股神”。當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對于這些“股神”來說,“牛市”的到來,自然可以讓他們的身價增長數百倍、千倍,但如果“牛市“沒來,對他們也沒什么損失,他們也會用一句“投資總會有風險”輕易地將鍋甩在一邊。但彼時,他們也已割夠了韭菜,賺到了普通人奮斗幾年、十幾年的工資了。
每個人都想成為富人,從疫情到現在,我看到我的朋友圈里,每個人都在為了變富而奮斗。
疫情剛來的時候,談自媒體;
疫情影響到工作的時候,談副業;
疫情稍緩,股市有所好轉,又開始談炒股、談理財……
但是,能賺到錢的人,一直在賺,而賺不到錢的人,就一直跟著浪潮團團轉。
我有理由相信,團團轉的人占了多數。
為什么我們都在忙著賺錢,卻只有少數人賺到了錢?我們不妨回到五六年前,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年中那段時間,投資股市的人對這個時間段應該記憶猶新。那段時間,股市“瘋了”!
那是一輪牛市,但我更愿意稱之為“瘋牛”,因為在那期間創造了太多股市的奇跡。比如上證指數達到了自2007年之后的最高點5178.19,再比如大盤在某些天幾近漲停。
在那時,很多人都說:“就算是從來沒接觸過股票的人,也能賺到錢!”
然而,真的如此嗎?
賠錢的,還是大多數。為什么?
因為有太多的人,想要賺更多的錢!
于是,在自己的股票賺了10個點時沒有賣掉,想著還能更高;在賺了20個點時依然沒賣,想著還能高一些;在賺了50個點時依然還想著可以更高……然而當覺得還可能會有60個點收益的時候,它突然就回到了40個點、20個點,你以為是盤中回調,然而它一直跌到了你的收益變為-60個點。
關于股市的事,就告一段落,我不是股神,更不能預測股市的走向。我只想跟大家說說,什么是“富人思維”?
那么,當我們在談“富人思維”的時候,我們到底是在談什么?
1、一個典型的窮人思維。
相信我們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評論——“如果我有他這樣富二代的背景,我一定比他優秀得多”、“如果我能去參加職業比賽,我一定比他厲害得多”……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窮人思維:認為在同等的條件下,自己一定比別人更好。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維?其實,這可以說成是一種自我保護,也可以是說是自我認知不足。大多數人是不愿承認「自己比別人差」的。
而這種自我認知不足的行為,也注定了窮人命。
那么,換成是擁有“富人思維”的人,會怎么想?——為什么他比我厲害?為什么他可以成功?
于是,通過對比,從自身找問題,緊接著再去改善自身的問題,慢慢地,自己曾沒有實現的也能實現了。這就是為什么富人之所以能富的原因。
這也就是為什么肯德基的創始人是哈蘭·山德士,而不是我們村口每天吹牛皮的老大爺。
2、富人在抓機會,而窮人在一直等機會。
既然說了哈蘭·山德士,那就簡單說說他的故事吧。
他是90后,當然,是1890后,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境并不富裕,但還能過得去。我想,大部分農村娃和他一個水平。
6歲喪父,只留下母親和三個孩子艱難度日。我想,大部分人都比他的這個背景要優越。
為了生活,母親外出做多份工作,而哈蘭身為家里的老大,就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在此期間學會了做飯,而且還學會了20多道菜。我想,很多人在大學畢業時,還不會做飯呢。
說到他上學,哈蘭讀到六年級的時候,就不想讀書了,輟學開始打工之旅。待過農場、做過粉刷、賣過保險、當過兵、做過治安官……這樣的經歷再普通不過了。
到了40歲,到了肯塔基,開了一個加油站,因為開加油站看到來來往往的路人總是很餓,于是他就想,為什么不順便賣一些方便速食來滿足他們呢?而且自己也有手藝,做一些餐食絕對是沒問題的。說做就做!
你看,這就是他抓機會的能力。如果是一般的窮人思維,肯定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加油站做好,然后等待著機會主動找上門。
但是,很多機會已經主動找上了門,只是你緊閉著大門,還順手把唯一的窗戶也帶上了。
就以這次股市大漲為例。很多人想著靠這次所謂“牛市”大賺一波,但卻不知道該什么時候入場,又該買哪些股票。于是,一些人搖身一變“股神”,開啟了投資培訓班。你看,這就是機會,而為什么想到不是你呢?
3、富人思維的“打工”和你想得不一樣。
其實,大部分人的想法是: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在一個工作崗位努力奮斗,然后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育兒……
因為這種想法,也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教育了。但是,他們告訴你,就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你也很難靠著自己的工資買房了嗎?
因為現實太殘酷,你努力工作、省吃儉用、辛辛苦苦攢了十年的錢,才發現僅夠在偏遠小縣城買一套房,或是還不一定夠大城市一套房的首付。
你的工資雖然一直在漲,但物價房價比工資漲得更快,你的消費越來越高,你攢到的錢雖然也在每月增加,但價值卻是在下降。
你可能會疑惑,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是怎么做到的?這就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距,因為你只靠著老老實實上班是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除非,你愿意降低自己的需求,當然會降到很低——比如把需求降到你覺得每月有1000塊的零花錢就算財務自由了。
當然了,有錢人也是在打工,但他們都是在為自己打工,也就是成為老板。
但成為老板就一定能成為富人嗎?不一定,因為成為老板去創業,也有成功和失敗的。
那些失敗的人是運氣不好嗎?是不夠努力嗎?我相信,每個人都是足夠努力的,只是,思維這東西,如果不是自己主動學習改變,那就永遠會跟著你,粘著你,寄生在你的身上,直到你死去。
結語
窮人和富人的差距,不在于努力程度,不在于聰明與否,誰不努力呢?你更聰明就一定換來了收獲了嗎?關鍵還在于,你的思維,你的勇氣,你的眼界。最后,祝大家在變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END-
冰哥說:用心寫好每一篇文章,只希望能對得起每一個關注我的人,對得起自己。
作者:冰哥,文字的追光者,四年專職自媒體寫作經驗。
熱愛寫作,專注于文案、寫作以及個人成長,冰哥帶你一起探索世界。
首發于公眾號:冰哥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