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中國大事件,北斗導航最后一顆衛星升空,并且完成組網,足以稱得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件令人值得驕傲的事情。要知道,當前全球的衛星定位系統只有四個,美國全球定位系統 GPS、歐盟伽利略系統 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 Glonass以及中國北斗導航 Compass。
北斗的建成成功突破了外國技術的封鎖,他不僅在民用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重要的是在軍事領域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完成精準打擊,北斗是不可缺的。
但是,同樣,2020年作為5G元年,美國無論是在“孟晚舟事件”上還是芯片斷供上,足以說明美國對于中國5G的玩命打壓,其實,這何嘗不是美國害怕中國5G的崛起呢?但是,在北斗的建立這件事上,我們似乎沒有聽見過被美國打壓的聲音,難道是美國不想在乎嗎?
非也!當初歐洲在建立伽利略衛星系統的時候,就曾遭到了美國的反對。美國深知衛星定位系統的重要性,當初在海灣戰爭中,美國能在數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完成精準打擊,全靠GPS提供的精確制導。
讓時間回到2004年,據2004年美國《商業周刊》10月24日報道,美軍已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在必要時”摧毀歐盟未來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的衛星。為什么會發生如此情況?歐洲和美國的關系不是很好嗎?
事實上,當時美國在全球定位系統中保持著霸主地位,伽利略系統的出現威脅到了美國GPS的地位,要知道,美國利用GPS足以讓其他國家的輪船和飛機迷失航向。歐洲伽利略這次舉動是向美國“太空霸權”發起了挑戰。關系好又如何?在國家利益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而當時伽利略系統面對的就如同今天中國5G所面臨的情形。都是向美國的霸權壟斷發起了挑戰。要知道,通訊技術從2G到3G再到4G,這一直都是由美國主導的情況下建立標準的。
那么,北斗為什么沒有受到美國的打壓呢?
這其實與我國的另一項軍事技術突破脫不開關系。2007年1月11號。中國成功發射了機動陸基導彈!實現了標準意義上的反衛星。這一項技術的突破,標志著中國可以在地面就實行對于太空衛星的摧毀!并且到現在為止,我國已經實現了多種反衛星手段。
說到這里,大家或許都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了吧!如果美國在北斗衛星上做手腳,我國可以有多種手段也讓美國的GPS癱瘓下來!這才使得北斗能夠順利部署。
事實上,北斗的組網完成并順利交付,足以向我國科學界發出一個啟示: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必須更加努力的發展自身的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