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在中國—南亞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視頻對話會上講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羨江楠)7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舉辦中國—南亞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視頻對話會,來自阿富汗、孟加拉、印度、馬爾代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七國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參會。與會代表圍繞“友誼匯聚抗疫力量,合作推動共同發展”主題,就凝聚共識、團結抗疫、促進中國與南亞國家務實合作、友好對話和坦誠交流,達成廣泛共識。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在開幕致辭時,對與會組織代表促進雙方民間友好事業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本次對話會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召開,表明中國人民與南亞人民的友誼經受得住國際風云變幻考驗,彰顯彼此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
林松添表示,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和南亞各國政府和人民守望相助、積極應對,最大限度維護了本國和本地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為世界防疫樹立了榜樣、提供了亞洲方案、貢獻了亞洲力量。
“人類就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沒有哪一種人可以例外。”林松添強調,中國的成功防控實踐告訴世界,新冠病毒可防可控可治,關鍵是要堅持人民第一、生命至上、尊重科學、團結合作,才能戰而勝之。“政治病毒”解決不了自然病毒。
林松添表示愿與南亞民間友好組織一道,攜手推進中國同南亞民間友好事業全面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7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舉辦中國—南亞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視頻對話會。
南亞民間友好組織負責人紛紛感謝中方在此關鍵時期為促進中國與南亞攜手抗疫做出的創新嘗試。他們分別介紹了本國的疫情現狀,高度贊揚中國的抗疫舉措以及對南亞各國的積極援助與支持,呼吁各方增進民間互信、加強平等對話,早日共同戰勝疫情。
阿富汗—中國友好協會會長蘇爾坦·巴辛強調,中國的經驗表明,社交隔離和封城是防止病毒傳播最有效的方式。他表示,中國與南亞各民間友好組織可以在提升公民意識、增強社會動員、促進信息分享、招募志愿者等方面做出貢獻。
全巴基斯坦—中國友好協會秘書長法瓦·扎法表示,此次新冠疫情開啟了責任共擔、命運共擔的合作新時代。中國與南亞國家要凝聚共識、推進公共衛生合作,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
扎法高度評價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建議在抗疫過程中建設“健康絲綢之路”,發揮“一帶一路”經濟走廊、港口和物流樞紐優勢運送醫療物資,并充分利用科技緩解疫情對各國社會經濟的影響,將“健康絲綢之路”與“數字絲綢之路”相結合。
中國—馬爾代夫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莫芮德認為,新冠疫情暴露出各國應急機制的弱點與不足。因此,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治理尤為重要。此外,他呼吁停止新冠病毒污名化,同虛假信息和謠言做斗爭。
莫芮德稱,許多媒體散播疫情虛假新聞和不實消息,嚴重損害了中國與南亞的友好團結。“我們與中國有不同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但人民對幸福和繁榮的美好期待是共同的。”
會議通過了《攜手抗疫、共筑美好夢想》共同倡議。《倡議》指出,新冠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世界各國的當權者應堅持人民至上,尊重生命,尊重科學,團結合作,扶危濟困,為全球早日戰勝新冠病毒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與南亞是世代友好、命運與共、守望相助、互利共贏的的好鄰居。”《倡議》指出,中國和南亞各國應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萬隆精神,加強團結合作,共同致力于促進民相親、心相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亞洲精神、亞洲智慧和亞洲力量。